|
|
|
|
2012-07-18 第B04版:健康·养生
| 大 | | 中 | | 小 |
|
|
被闹钟惊醒后果相当于醉酒 |
专家提倡窗帘留缝阳光代替闹钟 |
|
作者:据新浪 来源:河南法制报豫北新闻 字数:1030 |
|
|
|
这两天,微博上流传的一则消息吓着了不少人。微博中说,睡眠中突然被叫醒相当于一次醉酒;长期被闹醒将导致慢性压力,增加精神压抑、高血压、心脏病的患病风险。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真有被“吵病”的人 闹钟让人不愉快不假,但闹钟真能把人“吵病”吗?这里有一个案例: 对于南京公交司机王师傅而言,闹钟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灾难”。因为工作需要,王师傅每天凌晨5点就得起床,晚上睡觉前设定闹钟则成了王师傅的“定律”。 到了早晨,闹钟一响,容不得半点犹豫,王师傅便以极快的速度“腾”地起床,迅速完成早晨的各种必备“程序”,以致坐到公交车上拧下钥匙开始发动时,似乎还处在“半梦游”状态。 “梦游”带来的后果便是注意力不集中。在一个月里,王师傅竟然连连闯红灯,光是罚款就交了一千多元。“总是觉得容易分神,看到红灯都反应不过来要停车。”王师傅说。 专家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因为长时间处在“被惊醒”的状态中,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情绪和工作状态。“如果在深度睡眠中被吵醒,起床后的不适感会更甚。” 睡前窗帘留条缝第二天“阳光”叫醒你 1.最好的办法是早睡早起 所有人都向往的“自然醒”的确是身体的最佳状态。如果能够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作息,在长时间的习惯养成后,自然醒一定不是奢望。 2.如果不能早睡,先从定时起床开始 专家建议,如果白领实在无法做到“按时睡觉”,可以尝试定时起床。如果被闹钟惊醒,可以稍微赖床一下,不用像机器人一样马上翻身起床。 3.如果还是起不来,睡前窗帘留条缝 阳光的“叫醒作用”绝不亚于电子闹钟,同时还没有突然被惊醒肾上腺激素猛增的惊吓感。晚上拉窗帘时,不妨留一点空隙。当早上受到光线照射,血清素会使身体的代谢加快,伴随着生物钟同时提醒你,太阳“晒屁股”了,该起床了! 4.还有更绝的:“意念起床” “8点起……8点起”,在某单位上大夜班的徐小姐每周都靠着这样的“碎碎念”度过难熬的“起床大作战”。“我觉得很奇怪,似乎是生物钟能听懂我的念叨,我只要睡前反复多念几遍,第二天会在这个点自然醒。” 专家解释,像徐小姐这样的“意念起床”还算是比较靠谱的做法,“这样的方法适合心理暗示比较强的人。潜意识记住了时间,则会形成准点起床的印象。” 5.实在要用闹钟,闹铃设成“渐强” 为了让闹钟更响,不少人将闹铃设成了《最炫民族风》等带有“农业重金属”风格的神曲。但专家表示,这种闹铃只会让被惊醒的危害增加。正确的做法应当将闹铃设成“渐强”模式,同时尽量选择轻柔一些的音乐闹铃,减小起床压力。 (据新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