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07-16 第A03版:社会·聚焦
| 大 | | 中 | | 小 |
|
|
点燃实践激情点燃实践激情放飞青春梦梦想 |
|
|
作者:□策划:石闯执行记者:何冠英/文连权权/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豫北新闻 字数:2498 |
|
|
|
每年暑假,总有一群大学生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饱含着点燃梦想、播种理想的激情,凭借双手努力开创一片爱的天地,以此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他们离开了“象牙塔”的舒适和单调,怀揣梦想和爱心,每天奔波于街头巷尾,在时间不长的实践中,充分表达了锻炼自己、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决心和愿望。 “啄木鸟”上路挑毛病 “这个厕所上的英语翻译错了!”7月10日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晒得人浑身发烫。在安阳市人民公园内男厕旁,身着安阳师范学院白色T恤的一名女学生指出了英语标识中的错误,并让其他同学记录和写出了正确的翻译。 离开公厕后,几名学生开始在公园里四处认真搜寻,垃圾箱、路标、警示牌,甚至连花草树木的名称,都成了他们“捕猎”的对象。结束了人民公园的暑期调查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步行向火车站“进军”。 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火车站人员密集、车流如织,在这里,大学生们细心地搜索每一处有英文翻译的公示语的地方,并耐心做着记录。为增强活动的真实性,队员们还积极向候车乘客发放“是否注意过旅游环境公示语英译的不规范现象、哪些场所存在过此类不规范英译公示语、哪些场所的公示语英译最应规范、对此次调查有何看法等调查问卷。 连日来,在安阳市的一些公共场所和各个路段,总会看到这样一些人群,他们手里拿着纸和笔,每看到带有英语的标示,就会指指点点。 “暑假到了,结合自己的专业,我们大家经过商量,就成立了纠错队,专门在公园和街头找那些翻译错误的英语标识。”安阳师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建鹏是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带头人。大一暑期,他曾帮着那些参加暑期实践的学生整理材料,今年则开始带着几个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大家的人生阅历和能力。“发现错误的翻译,我们就记下来,现场写出来自己认为正确的,回去查阅字典加以确认。”李建鹏说,英语纠错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翻译水平,还对城市英语规范标示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路标是安阳市的一张名片,如果路标翻译有误,会直接影响到国际友人对安阳的印象。”纠错队的队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安阳市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尽一份力。 走进敬老院亲情送老人 7月10日一大早,安阳师院外国语学院“喜迎十八大,奉献在基层”爱心直通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安阳市金福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为老人表演节目、聊天解闷,深受老人欢迎。 曾做过教师如今已是80岁高龄的石大爷,依旧精神矍铄地和队员们谈论时事,从神九飞天探讨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并为队员们讲起安阳的好女儿——神九女航天员刘洋小时候学习书法时鲜为人知的故事。石大爷嘱咐志愿者,能走进大学校园不容易,要珍惜大学时光,尽早地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学精自己的专业。老家远在湖南的张素梅老人虽然视力不太好,但还是极力地和志愿者交流,志愿者张媛媛剥开香蕉喂给老人吃,并用湿巾细心地为老人擦拭双手,令老人感动不已。 “在和这些老人的相处中,让我们学到亲情和孝心,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大二学生张慧是个开朗的女孩儿,每次到敬老院,她都会想尽办法逗老人开心。她说,在和老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对以后真正步入社会受益匪浅。 “法援先锋”服务队高墙送温暖 “踏上南湖的红船思绪悠悠,谁曾在这笑谈改变历史的春秋……”7月5日上午,在安阳市监狱里,一场由安阳师范学院“法援先锋”服务队组织的文艺汇演为这个严肃的地方平添了很多欢声笑语。演出以声情并茂的歌伴舞《永远跟党走》拉开序幕,语言幽默风趣、动作滑稽搞笑的三句半《喜迎党的十八大》,歌曲大串烧《浏阳河》、《我的好兄弟》、《和你一样》,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萨克斯独奏《北国之春》等节目依次上演,演员们在台上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在下午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中,服刑人员就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以及出狱后如何就业等最为关心的问题,与“法援先锋”服务队队员进行了认真咨询。“法院在办理减刑、假释时要综合考虑原判犯罪性质、改造表现、是否遵守监规、是否认罪伏法、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等因素,减刑不是以分折刑,奖励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而只是其中的一项参考。希望你继续积极改造, 一定还会有减刑机会。”法学专业的留日博士赵向华耐心地向一位服刑人员讲解道。 “在党的91岁生日到来之际,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与服刑人员共同学习党的知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名志愿者激动地说道,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给服刑人员带去了党的关怀,大学生帮扶的温暖,也为他们带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与服刑人员面对面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失去自由的可悲,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和可贵。 红色之旅接受精神洗礼 7月2日上午,安阳师院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兴致勃勃参观了林州市红旗渠。“今天能够站在‘人工天河’红旗渠旁,感受当年林州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教育,为以后的社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年挖建第一线的常计林老人家中,老人向队员们讲述了当年的一些故事,讲到情深处老人不禁动容,至今老人的手上仍有当年留下的伤痕。“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也要时刻记住红旗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与老人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被那种百折不挠的红旗渠精神深深感动。 “红色足迹队”是经济学院的第二支队伍,主题是“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靳月英精神”。在四天的行程中,7名队员探访了住在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的全国拥军模范、劳动模范靳月英老人,并开展“重走靳月英老人开荒路”活动,义务到淇河边捡拾垃圾、到福利院献爱心,以此来发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在不经意的一些事情上,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付出收获之间,树立了我们远大理想。为实现这些理想,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暑期实践后,我们又会掀起崭新的一页,在上面描绘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7月6日,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的两支服务队依依不舍地结束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红色之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