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5 第11版:平安三门峡
| 大 | | 中 | | 小 |
|
|
“益美崤函”守护天鹅之城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马建刚通讯员王飞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2368 |
|
|
|
仲秋时日,灵宝市川口乡山间晨露微凉。河南法治报记者随灵宝市检察院检察官再次走向那片被当地人敬畏地称为“九橡一枹”的千年古树群。眼前的蓬勃生机令人难以想象,4年前的冬日,同样是这群检察官,曾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而来时,面对的却是令人揪心的景象——多处树干朽空伏地、根系裸露,一棵千年古树已呈濒死之状。 这场从濒危到新生的转变,始于2021年11月。当时,接到群众举报后,检察机关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一份检察建议发出,随之而来的是专家组的现场 会诊、213.5万元修复资金的投入,以及为全市438棵古树量身定制的抢救方案。几年过去,这些千年生命重新焕发生机,挂上了专属“身份证”,也有了明确的守护人。 而这,仅仅是三门峡市检察院“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的一个缩影。 河水清了! 暴雨初歇,小路泥泞未干,灵宝市检察院检察官与市政协委员建艳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乡间。他们要去看看,那些曾经“病恹恹”的污水处理站,是否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 “以前路过这里都要捂鼻子,现在居然闻不到臭味了。”她惊喜地说。 这场变化,始于今年初该院通过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类案监督模型开展的一次大数据筛查。700余条数据比对后,4个乡镇9处污水处理设施浮出水面,设备生锈、管网淤塞,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黄河干支流,造成环境污染。检察建议发出后,县政府牵头组建专班,筹集资金322万元,引入专业公司运维。目前,8处设施已恢复正常,剩余一处正在加紧改造。 “政协+检察”的协同行动还推动建立了“县级政府主导+专业化公司运维+生态环境部门监督”三级管理体系,使农村污水治理从无人管到系统治,充分展现了公益诉讼在乡村生态治理中的制度价值。 “这就是‘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的力量。”检察官感慨道。 河道通了! 黄河宁,天下平。 白浪黄河渡口,是豫晋两省便捷的连接点。然而,自2022年起,一座废弃浮桥却成了汛期的心头大患——13组承压舟搁浅河道,威胁下游桥梁与行洪安全。 渑池县检察院立案后发现,浮桥公司因股东纠纷僵持不下,清理工作陷入僵局。“单靠一方难以推动,必须跨区域协作。”检察长杨琼说。 面对这一僵局,“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成为关键的推动者。渑池县检察院主动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依托“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山西省平陆县检察机关开展跨省协作,于2024年10月共同督促清理浮桥承压舟13组,并同步督促企业结清农民工欠薪109万元。案件推进过程中,渑池县检察院在上级检察机关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水利、交通运输、黄河河务等部门组成清理专班,终于在黄河水位上涨前完成清运,有力保障了河道畅通与汛期安全。 “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通过个案办理推动机制创新,形成了跨区域、跨部门协作的公益保护新模式,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综合效应。 文脉延了! 2023年夏,连日阴雨导致仰韶村遗址核心保护区内的文化土层展示区出现漏雨现象,7000年的文化土层面临雨水浸泡、脱落坍塌的危险。“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渑池县检察院检察官彭江波说,“保护好这份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 渑池县检察院立即立案,与文旅部门磋商修复方案。考虑到考古发掘尚未结束,检察官没有简单下发整改检察建议书,而是邀请专家反复论证,推动新保护房设计报批与临时加固同步进行。 在“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引领下,文旅部门加强对遗址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对漏雨部位进行临时修补。202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U形保护房考古发掘计划,全面考古工作正式展开。 更值得关注的是,检察院还推动自然资源局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费用纳入土地成本,截至目前已列入和征缴近500万元,从源头上解决文物勘探资金难题。“检察监督不是挑刺,是帮我们系好‘法治纽扣’。”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生态美了! 黄河之滨,天鹅之城。三门峡,是万里黄河拥抱天鹅的地方。 每年冬季,上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飞至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栖息越冬。这片1.2万公顷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黄河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候鸟迁徙的关键驿站。 然而,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随意投喂、垃圾污染、违规垂钓、噪声惊扰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白天鹅栖息环境。 2024年1月,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后,48小时内完成初步勘查,7日内立案调查。通过水质检测、游客走访等方式,检察官发现辖区内存在多头监管导致的执法真空。 一场在天鹅湖畔举行的公开听证会,让保护工作迎来转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坐一堂,共商保护政策。很快,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运转,志愿者巡逻队日夜守护,科学投喂点规范设立……“天鹅之益”线上平台同步上线,200余名志愿者成为白天鹅的“守护天使”。 如今,湖畔新设的生态长廊成为热门打卡点,实时水质监测数据令人安心,白天鹅数量同比增长15%,幼鹅成活率创下新高。万羽白天鹅归巢的盛景便是黄河生态最灵动的注脚。 从清理河道53.8公里、各类垃圾137.46万余立方,到恢复湿地114.72亩、耕地1094亩;从督促修复受损矿山5100余亩,到补植复绿树木6.8万余株;从成功抢救古树名木438棵,到推动企业清偿农民工欠薪109万元…… “益美崤函”公益诉讼品牌的成长,见证着三门峡检察公益诉讼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多元共治,从个案监督到系统治理,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持续扩展,不断彰显公益诉讼在服务大局中的价值。 “法治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守护。”三门峡市检察院检察长唐懋蓥说,“‘益美崤函’品牌的初心,就是赋予公益诉讼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从黄河水到古树根,从浮桥船到文化土,“益美崤函”品牌以其独特的司法温度,守护着崤函大地的绿水青山,也守护着百姓的美好生活。 这份守护,始于法律,终于人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