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5 第07版:平安焦作
| 大 | | 中 | | 小 |
|
|
播撒法治种子 护航成长之路 |
焦作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华
通讯员侯远志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2019 |
|
|
|
新学期开学以来,焦作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法进校园活动,在校园里播撒法治种子。 扣好第一粒“法治纽扣” “同学们,遇到游戏平台诱导充值时,请务必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日前,沁阳市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来到辖区崇义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助力学生扣好第一粒“法治纽扣”。 活动现场,沁阳市司法局崇义司法所所长程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及防范校园欺凌展开普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电信诈骗、校园欺凌等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引导广大学生遵纪守法,增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沁阳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向学生发放普法宣传读本、法治小礼品等200余份。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连日来,博爱县各法治副校长积极开展秋季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活动,共同营造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9月10日,博爱县司法局许良司法所邀请焦作市委党校“理响怀川”义务宣讲队队员延永玲到许良镇初级中学,讲授以“反对学生欺凌,共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法治宣讲课。 9月10日,博爱县司法局孝敬司法所工作人员、孝敬中学法治副校长张斌走进孝敬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校园广播,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普法课堂”,收获了良好反响。 9月12日,河南金谷律师事务所法治宣传骨干王鹏走进博爱县孝敬镇东界沟小学,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知法懂法,做守法小公民”为主题,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展开教学。王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预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知识,引导学生分辨不良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治副校长靠前履职 “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连日来,武陟县司法局41名法治副校长主动靠前履职,深入辖区中小学校,为学生上包含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开学第一课”。 9月4日,武陟县郭庵小学法治副校长、河南国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加平为武陟县郭庵小学的学生上法治课。他从校园欺凌的诱因、危害入手,结合典型案例,为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和预防应对措施,鼓励学生遇到不法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9月5日,在武陟县嘉应观乡刘村学校,该校法治副校长、武陟县司法局嘉应观司法所所长杨辉辉围绕校园安全主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详细讲授了食品安全、紧急避险等方面知识,为新学期校园生活增添法律“保护色”。 截至目前,武陟县司法局组织法治副校长上“开学第一课”52节(次),受教育师生3000余人次。 讲授“成长必修课” “‘偶像’主动加好友,还能免费领福利?当心被骗!”“如何预防校园欺凌?”9月2日至11日,修武县司法局组织9名法治副校长,到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2025年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为学生带来干货满满的“成长必修课”。 活动期间,法治副校长围绕预防校园欺凌、电信诈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主题,通过展示图文、视频,以案释法,课堂问答互动等方式,用“身边事”讲“身边法”,引导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并认真思考每类行为背后的潜在法律风险,如因“开玩笑”引发的肢体冲突可能构成故意伤害,帮同学“出头”打架可能涉及共同犯罪,在网络上发布不当言论可能侵犯他人权益等。活动现场,普法志愿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00余份,进一步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举办沉浸式法治讲座 焦作市山阳区司法局近日邀请河南云瓶律师事务所律师樊静巧,为辖区人民路小学学生送上特别的“开学礼物”——一场沉浸式法治讲座。 讲座现场,樊静巧紧扣小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趣味案例讲解+情景模拟问答”的形式,聚焦预防校园欺凌、遵守交通规则、网络安全防护、自我权益保护4大核心内容授课。 “陌生人给我玩具,能要吗?”“同学故意弄坏我的文具怎么办?”互动环节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樊静巧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用一个个接地气的小故事、小例子,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学生能听懂、会运用的“自我保护小技巧”,获得阵阵掌声。 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 “法律是护身符,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法律是警示灯,指引我们规范言行。法律不仅保护我们,也约束我们……”9月9日,焦作市司法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宁郭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张庄初中,开展2025年秋季“第一节法治课”活动。 活动中,河南正德法律服务所副主任王锦汉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通过案例分析、法律条文解读等形式,以预防校园欺凌为切入点,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与司法实践,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帮学生分清玩笑与欺凌的边界,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种子。他还为学校讲解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倡导学校、家庭、社会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日常生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