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5 第06版:平安鹰城
| 大 | | 中 | | 小 |
|
|
做好“守门员”当好“质检员” |
叶县司法局法治审查护航县域治理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 通讯员陈梦博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820 |
|
|
|
近年来,叶县司法局将合法性审查深度融入政府运行全流程,从重大决策的严格把关到规范性文件的精心雕琢,从审查机制的创新突破到法治效能的全面释放,描绘出法治叶县建设的动人画卷。 精准锚定审查焦点把好关键领域准入关 8月的一个下午,某局紧急提交次日县政府常务会议材料,叶县司法局启动应急审查机制,发现材料存在多处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违法内容及职责不清问题。 面对时限压力,工作人员聚焦法律条文解读、地方管理适配与条款逻辑梳理,最终形成逻辑严密的合法性审查意见及解决方案,有效纠正了原文违法及不当表述。 该局将审查重心精准锚定在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两大关键领域,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对决策草案严格检验主体权限、程序合规、法律依据及权益保障;对规范性文件草案着重核查是否抵触上位法、违法设权设责、违背改革精神或破坏公平竞争,坚决杜绝“带病文件”流出,从源头上保障决策和制度的合法性。 叶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召说:“如今,在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重大事项时,合法性审查意见已成为必备前置要件和重要参考依据,为依法决策筑牢了‘防火墙’,增强了决策的合法性、权威性和执行力。” 优化审查流程机制跑出提质增效加速度 “太感谢了!你们这速度真快,审查得还这么仔细,我们心里也踏实。” 因材料着急上会,某单位工作人员一早就带着材料到该局审核。了解到事情的紧急性,该局政策法规股迅速启动了“清单化+标准化+提前介入”全链条提速机制,将补充依据和修改要点列成清单,附上标准化模板,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对接,随后告知工作人员提前准备说明材料,按清单补充内容,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单化+标准化+提前介入”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制定必审清单,明确材料标准与时限,确保高效;实行标准化审查,统一意见书模板,要求逐条引用法条精准指出问题、提出可操作建议,杜绝模糊化;提供提前介入服务,对重点工程、改革、涉企政策,在起草阶段主动对接提供咨询,前置化解风险,破解审查效率慢与标准模糊等问题。 近年来,该局共完成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316件,提出法律意见900余条。 强化能力建设保障锻造专业审查铁军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该局政策法规股于5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县行政合法性审查专题培训会,各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60余名法治负责人参训。 该局通过多种举措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审查铁军。组织靶向学习,聚焦营商环境、城市更新、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常态化研学新颁布修改法律法规;建立疑难案件集体研讨制度,针对历史土地权属、新业态监管空白等难题,通过研讨攻关,确保审查严谨规范;推行典型案例季度复盘机制,深度剖析正反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截至目前,该局共开展专题培训8场,覆盖全县50余家单位,覆盖率91%。 建立常态评查机制进行精准靶向指导 “抽查发现贵单位上季度规范性文件存在两处瑕疵:未明确引用上位法,影响合法性;附件术语界定不清,易引发执行歧义。”在一次抽查活动中,该局指出某单位递交的文件中存在问题。 该单位立即组织整改,并承诺在今后的文件起草中加强规范性与合法性审查。 该局严格落实省、市相关规定,建立并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季度抽查评查常态化机制;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发文进行抽查审核,靶向指出问题并提供专业指导,督促相关单位整改提升。 此举有效增强了各单位法制审查队伍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了全县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发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有效性,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严守源头风险关口树立依法行政标杆 该局在常态化审查中发现,涉企规范性文件中部分经营范围限制条款与国家最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符,立即果断建议废止这些条款,并组织对相关文件进行全面梳理与修订。此举有效打破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为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激发市场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局严格执行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确保条款内容严谨合规,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为全县树立了依法行政的标杆。审查机制执行至今,未出现任何争议,不仅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筑牢了制度根基,还让企业感受到法治环境的安心便利,显著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截至目前,该局共审查全县涉企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文件17件,印发审查意见书11件,提出审查意见78条,最终决定拟废止9件,拟修改1件,实现政策文件与营商环境要求100%衔接。 法治之路,行则将至。该局将继续以“守门员”的担当和“质检员”的严谨,做实做优合法性审查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贡献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