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5
2025-09-25 第04版:法治综合 大 |  中 |  小 
灵宝市检察院努力打造“‘德’润检心”文化品牌

文化软实力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吴倩通讯员赵姣姣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81
    函谷关静立于中原大地,俯瞰千年风云变幻,因一次伟大的驻足而成就永恒。老子驾青牛而至,于此挥毫,著下蕴藏天地至理的《道德经》,自此,关隘的一砖一石都浸染着哲思,一草一木都低语着玄妙。如今,当我们立于关前,仍可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智慧脉搏。
    近年来,灵宝市检察院围绕《道德经》文化精髓与检察文化的结合点,持续研究研讨。“我们发现,《道德经》的文化内涵与‘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高度契合。”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紧密结合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将经典智慧与新时代检察精神相融合,凝练出“‘德’润检心”文化品牌的核心内涵:以“道法自然”铸忠诚之魂,以“上善若水”践为民之本,以“勇于任事”强担当之责,以“天道无亲”守公正之要,以“知足知止”固廉洁之基。
柔性司法化解纠纷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该院要求,在办理案件时始终秉持“水”的品性,既有刚性的执法力度,又有柔性的司法温情。
  “感谢检察官给了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后我一定遵纪守法。”2022年6月10日,梅某某和员工代表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灵宝市检察院。梅某某是一家海鲜餐厅的经营者。因经营不善,餐厅出现资金困境,在支付餐厅员工7万余元工资的问题上,梅某某一直逃避责任。立案后,检察机关积极与双方沟通,充分听取诉求,最终促使梅某某向18名员工支付了拖欠的全部工资,18名员工表示谅解。经听证,检察机关对梅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该院用心用情,借鉴“上善若水”的柔性与包容,既解“法结”,更解心结,守护民生福祉。
    该院还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能动履职,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工作,彰显济世情怀。
依法履职创新机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该院既依法履职,又创新工作方式。
    2023年,郑某等5名农民工被公司拖欠工资25万元。该院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联合行动,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出相关线索,
迅速查明欠薪事实。为避免诉讼耗时,该院向欠薪公司及发包方释明法律责任,最终促成和解方案。经多方持续推进,案件受理9天后,郑某等5人在当年中秋节前全额收到被拖欠工资,纠纷高效化解。此次欠薪纠纷的圆满解决,彰显了“检察+人社+工会”机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提升了协作配合质效。
    此外,该院还优化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和接访流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办理的多起相关案件被最高检选为典型案例。
汲取精髓释放动能
    在新时代检察实践中,该院着力打造“道德经·检察课堂”,邀请研究学者为全体干警解读思想精髓;组织干警精读经典章句,通过“院内小广播”定时播放经典解读;开展“‘德’润检心”大家谈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干警分享学习心得50余篇。
    此外,该院还创作“‘德’润检心”文化作品,建设文化长廊,设计文化创意Logo及相关文创产品,制作品牌展板和AI微视频;举办“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效做好新时代检察宣传工作”沙龙,依托“‘德’润检心”文化品牌建设,宣传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实践经验;常态化开展主题廉政教育,制定廉洁从检负面清单;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与“文明家庭”评选,连年获评三门峡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当《道德经》遇见新时代检察履职,古老的智慧便在一卷一牍、一案一理中苏醒。“‘德’润检心”文化品牌的建设,是灵宝检察人以岁月为砚、以初心为墨,在时间长河中一笔一画写就的战略篇章;是灵宝检察工作固本培元、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它将道德的柔、文化的软,精准地转化为队伍凝聚力、业务战斗力、司法公信力和服务亲和力,最终淬炼成推动灵宝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在每一起案件的严谨办理中铸就公信,在每一次群众的殷切期盼中传递温情”是该院检察官的铿锵誓言,流淌在司法为民的细节中,更生长在灵宝检察事业奋进的道路上。
    在灵宝市检察院,“‘德’润检心”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驱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能,并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