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5 第03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我是辅警 |
社区里的“螺丝钉”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孙海州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578 |
|
|
|
她深耕社区警务,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她把群众的事当家事,以实际行动帮助居民排忧解难;她遇事沉着,奔波在一线从无怨言。她就是平顶山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李庄警务室社区辅警吴帅。 她2017年1月走上辅警岗位,宛如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社区。工作8年来,她以保社区平安、为群众服务为宗旨,紧密配合社区民警以及各网格长开展各项工作,全力维护辖区治安秩序。 履职故事 吴帅负责的李庄社区是平顶山市新华区最大的出租屋集中区之一。该社区地处新老城区之间,周围有建材市场、商超等多处大型场所,人流量大,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她根据李庄社区具体情况,协助警务室搭建了人口信息管理App,实现了人口动态底数清、变动情况明、管理对象准的工作目标,不仅方便了房东、租户,还提高了暂住人口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025年,新华分局在全市率先推动警网融合。吴帅与网格员建立了常态化协作机制,每周召开联合工作会议,商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多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 通过警网融合,李庄警务室社区民警辅警联合社区网格员和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人员共同发力,全年成功调解装修扰民、停车位纠纷、老人赡养争议等各类矛盾45起,未发生矛盾升级事件,有效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 入户走访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必修课。在日常工作中,吴帅坚持入户走访,与辖区群众促膝长谈, 累了就坐在路边把走访情况记录下来,渴了就坐在群众家门口的凳子上喝口茶。在她的努力下,辖区常住人口信息核对更新实现零失误,人、房、物信息精准可查。她还协助建立辖区商户档案,摸清各商户消防设施、人员流动等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治安管理和安全检查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她根据辖区特点,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内容涵盖消防安全、禁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今年以来,她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1500多份,张贴反诈宣传海报200余份,并播放警示视频,入户讲解。 在与群众深入打交道的过程中,吴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群众的信任也让我真正感觉到做一名优秀社区辅警的意义所在。”她说。 社区警务工作是琐碎的,这些琐碎日常和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平安变得触手可及。 在辖区群众心中,吴帅不仅是守护社区的辅警,还是用担当与情怀筑牢社区防线的平安使者。那抹藏蓝,在群众心中早已成为踏实、温暖的象征。 对话 记者:您还记得第一次穿上警服的心情吗?那一刻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吴帅:记得清清楚楚。警服穿在身上,指尖触到肩章的瞬间,我非常激动,心跳比平时快,也感到沉甸甸的分量,像把“守护”两个字穿在了身上。当时,我对着镜子扯了扯衣领,心想:“这身警服是梦想,更是以后要扛牢的责任,不能辜负这身藏蓝。” 记者:您和居民打交道时,会不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您一般会怎么应对? 吴帅:肯定遇到过,比如有时候劝居民把楼道的杂物清走,有人会觉得“我放自己家门口,不碍别人事”,说话语气也不太好。这时候我会先耐着性子说清楚道理:楼道堆东西不仅影响消防,万一有人摔倒还会造成危险。再举几个因为楼道堆物造成安全问题的例子。实在不行,就找社区里和他关系好的老街坊和网格员一起劝说,多数居民最后都能理解,毕竟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记者:您觉得做社区辅警这么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吴帅:最大的收获是“被需要”的感觉。刚来的时候,好多居民不认识我,现在走在社区里,大家都愿意跟我打招呼、说心里话,谁家有事儿也愿意找我帮忙。这份信任比啥都珍贵!这份信任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李庄社区的一分子,能为大家守护平安,特别有价值。 记者:对于未来的工作,您有没有什么小目标或者期望? 吴帅:我的小目标就是让更多居民觉得“有事找民警辅警,靠谱”,让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再提一提。希望自己能做好社区的“黏合剂”和“安全阀”。虽然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小”事解决好了就能让大家更安心、更舒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