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3 第16版:法治聚焦
| 大 | | 中 | | 小 |
|
|
无标题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02 |
|
|
|
■马上评论 放错了地方的烟花秀,再美也是破坏 一场9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燃放的烟花秀引发关注和争议。在生态环境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脆弱的喜马拉雅山区燃放烟花,无论手续是否完备、准备措施是否得当,都是对雪域高原生态环境与自然美景的极大伤害,是对人与自然相处规律的漠视,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 日喀则市9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相关品牌方、艺术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道歉。这是个积极信号,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一查到底,既要看生态环境评估相关工作是否到位,也要查作风问题有没有漏洞。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是西藏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如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烟花秀,相关燃放材料是否进行过评估?相关部门在层层审批中,是否始终秉持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的态度,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的原则是否仍悬在心间? 遵守法律法规是底线,而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的敬畏是高线。在世界屋脊,保护生态环境的红线理应比底线站得更高。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才是捍卫这片净土的更高准则。 查问题的同时,更要尽快对燃放地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尽早推动生态环境修复。烟花燃放后的化学残留物,即便肉眼不可见,一旦渗入高寒草甸土壤或水源,将对当地的土壤、植被、动物乃至饮用水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危害。对于造成的损害,要尽最大努力及时补救。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如此,美丽中国画卷才能更好铺展在人民群众面前。 (刘阳李西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