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3
2025-09-23 第13版:平安信阳 大 |  中 |  小 

行刑衔接破解欠薪难题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杨占伟通讯员崔巍何艳芳廉传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2282
    近年来,息县检察院聚焦农民工欠薪治理,创新全链条行刑衔接机制,联合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分层处置、精准施策,推动欠薪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从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转变。2024年以来,该院共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4件,帮助164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86万余元,劳动者满意度达到98%,相关经验获上级肯定。
严把案件入口关
    息县检察院针对以往欠薪案件移送标准模糊、证据不全等问题,以规范入口为核心,推动行政执法环节实现精准初筛。
    该院牵头制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证据标准指引》,明确“欠薪金额、欠薪人数、欠薪时长、逃避手段、社会影响”5类核心量化清单,切实从源头解决行政机关移送犹豫、标准不清问题;推动劳动监察机构建立“线索即核、证据即固”机制,对疑似涉罪线索3日内启动核查,重点固定劳动关系证明、欠薪数额确认、责令支付文书及送达证明、主观故意证据等5项关键材料,确保案件移送即符合诉讼基本要求;对疑难复杂或标准存疑案件,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多部门联合研判”制度,移送前由承办检察官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围绕“证据是否达标、法律适用是否准确、移送是否必要”3项重大问题进行会商研判,确保“移送即成案、移送即成讼”。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前置会商过滤不达标线索6条,案件移送后立案率达100%。
多措并举提质效
    该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检察环节构建“监督+引导+治理”三维工作模式,推动案件办理从刑事打击向多元化解延伸;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三日推送、每日核查”机制,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推送欠薪线索及相关文书,承办检察官每日进行针对性核查并对重点线索标注督办。2024年以来,该院已督办重点线索9条。
    该院同步实行公安机关立案或不立案决定3日内审查制度,审查程序合法性,即是否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行政文书送达是否合法有效;审查事实的真实性,即核实欠薪人数、金额是否准确,有无虚构劳动事实情况;审查主观恶性,
即判断欠薪行为是否属于“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
    2024年8月,息县检察院在核查线索时发现,2023年4月息县某工程承包商李某在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后,仍拒绝支付拖欠14名工人的35万余元工资。该院立即调查核实,并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后李某被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刑罚。2024年以来,该院共监督撤案3件、监督立案2件,有效防止了刑事打击扩大化或监督缺位;建立“关键节点引导+全程追薪和解”机制,批捕前1个工作日内出具《引导侦查意见书》,审查起诉阶段列明补充侦查要点,经引导案件证据采信率提升25%、侦查周期缩短20%。
    该院将追薪挽损贯穿始终,通过释法说理积极促成“认罪认罚—支付欠薪—从宽处理”联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调解并签订《分期支付协议》。2024年7月,该院在办理王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时,针对王某自愿认罪认罚,在起诉前主动支付部分工人工资,且获得了工人的谅解等情况,成功建议法院对王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2024年以来,该院共促成8起案件和解,追回欠薪86万余元,对4件全额支付案件依法不起诉,劳动者满意度达95%;深挖案件背后存在的企业用工制度方面的漏洞,形成《企业用工风险防控指引》,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规范薪酬支付、完善工资台账等建议。该院还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联建立涉企用工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宣讲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树立守法用工即最大效益的理念,2024年以来共开展相关活动16场,覆盖企业60余家,切实从源头上减少了欠薪隐患。
强化监督促公正
    该院注重将前两阶段的工作成效融入审判环节,通过进一步精准量刑建议、强化执行监督、深化治理建议,推动欠薪问题标本兼治。该院将检察环节形成的欠薪追偿协议、和解书、企业整改报告等作为专项附件提交法院,对达成和解的案件专门制作《量刑情节说明》,重点列明欠薪支付比例、劳动者谅解程度等量化指标;协同法院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建立评估机制,着重从欠薪数额、时长、补救效果三个方面对恶意欠薪与经营困难进行区分,并对恶意欠薪的坚决建议严惩,对积极补欠的依法从宽。
    2025年7月,该院在办理杨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时,充分运用评估机制,从杨某欠薪的具体数额、时长、补救效果等方面进行考量。检察官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杨某在经营息县某食品加工厂时,因订单中断经营困难,拖欠4名工人4.8万元工资,欠薪时长约13个月,在审查起诉阶段已经付清工资并取得了4名工人的谅解,故综合考虑各种情节,采取“对积极补欠的依法从宽”的政策,建议法院对其免予刑事处罚。该院设立涉薪执行监督专岗,对法院涉财产判项建立明细台账并实时跟踪,成功推动了息县欠薪执行绿色通道的开通,有效实现了涉欠薪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针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建议法院采取失信惩戒、司法拘留等措施,确保判决落地见效;以案件审理为切入点,联合法院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题调研,并最终形成《涉企欠薪案件治理白皮书》。白皮书针对调研发现的行业性问题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向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议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议进一步完善欠薪预警平台,通过一案一建议督促企业建立薪酬支付专项制度等,既守牢了农民工的血汗钱,也稳住了企业发展根基。2025年3月,该院检察长黎小帅带队在某厂走访时,张陶乡的一位农民工欣喜地表示,自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以来,再也不担心工资被拖欠了。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