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3
2025-09-23 第11版:平安洛阳 大 |  中 |  小 

学思践悟明方向忠诚履职勇担当

——洛阳市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学员心得体会摘编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梦扬 见习记者陈卫军/整理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3845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8日至19日,洛阳市政法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行。来自洛阳市各县(区)党委政法委、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政法信访部,市政法各单位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大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推动政法干警全面履职、勇于担当,进一步提升政法工作水平,有力有效服务洛阳市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深入研讨。
    课堂上,学员们凝神聆听,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研讨中,学员们交流互动,在思想的碰撞中升华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关键时期,洛阳市委政法委举办的此次专题研讨班正当其时,实现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必将进一步增强政法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下一步,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对党中央的号令做到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维护洛阳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洛阳、法治洛阳,奋力书写新时代洛阳政法工作新篇章。
    本报现摘要刊发洛阳市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学员心得体会。
栾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燕燕
    本次培训面向“关键少数”、聚焦关键问题,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一次生动深刻的政治辅导课、理论宣讲课、实践操作课和警示教育课,为我们淬炼思想、忠诚履职,积极投身平安洛阳、法治洛阳建设指明实践路径,明确思路举措。
    坚定政治立场,锤炼履职担当之志。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内动力。始终聚焦本单位的法定职责,做到依照“三定”规定履职;准确把握履职担当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坚定不移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扛稳职责使命,抓住履职担当之重。把握重点,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协调各方职能作用,统筹政法各单位,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支持和监督政法单位依法行使职权,严厉打击防范涉黑涉恶、盗抢骗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服务“两高四着力”中实现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治理难题,提升履职担当之能。通过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依托平安建设信息化指挥平台,深化警调、诉调、访调“三调联动”、推广“智慧调解”“金牌调解”“特色调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诉之前,以矛盾纠纷高质量化解提升基层治理高效能。
    要锻造过硬队伍,筑牢履职担当之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警,指导和推动政法单位党的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以铁的纪律锻造过硬政法铁军,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靠得住。
宜阳县法院院长郏文慧
    此次培训内容务实、形式新颖,既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也是一次精准的实践赋能。
    一是坚定了“以政治建设铸魂”的履职信念。法院工作绝非单纯的司法办案,必须始终锚定“国之大者”,把“两个维护”融入案件审理、纠纷化解、司法服务各环节。二是加强了“以问题导向破题”的实战本领。唯有以政治视角分析问题本质、以法治思维谋划破解路径,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把问题导向转化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实践利器”。三是明确了“以全面履职赋能”的奋斗方向。政法事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大局紧密相连,只有扛牢责任、担当作为,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实现个人成长与政法事业进步、地方发展大局的同频共振,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注入更强司法动能。
    宜阳县法院将锚定洛阳市中级法院“11236”五年发展规划,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以全面履职担当护航现代化洛阳建设。一是聚焦政治铸魂,把稳履职之“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干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高效履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履职之“基”。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在服务县域发展、保障民生权益中扛重活、打硬仗,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素能提升,锻造履职之“剑”。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不断提升干警履职能力。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着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洛阳、法治洛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洛阳市洛龙区检察院检察长史旭阳
    培训期间,通过聆听专题辅导、积极参与研讨交流等学习活动,我深受教育、倍感鼓舞。
    作风建设就是战斗力,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检察机关必须长期坚持的政治要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扛牢维护执法司法公正政治责任,做到依法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优良的检风检纪保障检察权依法规范廉洁运行。
    履职担当就是执行力,必须实干为先、善作善成。严格依法办案,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跟进融入“两高四着力”,找准检察履职切入点,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践行司法为民,促进高效能治理,用心用情办好涉民生案件,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和社会治理决策分析报告,堵塞社会治理漏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法律监督,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加快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自身建设就是保障力,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示范引领,压实主体责任。“关键少数”要自觉走在前、作表率,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狠抓检察管理,拧紧责任链条,紧盯检察权运行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坚持严管厚爱,筑牢廉洁根基,健全“四责协同”机制,推动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局长黄鹏勃
    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不仅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还通过专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课,进一步深悟了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现实意义,使我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全面学习,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干好公安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坚定。
    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带着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奋力谱写公安现代化的洛阳篇章”的收获和反思,我将认真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这次集中培训的成果,充分运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经验,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研究好、谋划好洛龙公安工作,持续深化“警种融合、打防衔接”新实践,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擎,不断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和应急处突能力,在平安洛龙建设中贡献公安力量。
    转变作风,勇于担当作为。担当实干是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我将把此次学习成效转化为强大动能,在工作中严肃整治拈轻怕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真正把各项公安工作落到实处,扛牢平安建设主力军责任,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洛阳市涧西区司法局局长冯春丽
    此次研讨学习既是一次思想政治的洗礼,又是一次党性党风的淬炼。涧西区司法局将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坚持严的主基调,在全面履职中展现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
    坚定理想信念,谱写政治自觉新篇章。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把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强化履职尽责,持续正本清源,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敢于攻坚克难、创新实干担当;深化正风肃纪,从严落实四个“十严禁”,推动风腐同查同治,以案为鉴,以案促治。
    健全体制机制,构建法治建设新格局。高站位推动,压实党政机关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探索实施“1344”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党委巡察+法治督察”双察融合,“一办一所一监督员”机制助推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走深走实;凝聚“复议+调解”“调解+公证”等多方力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构建“1+2+N”普法宣传模式,打造“涧小西”普法宣传品牌,助推“八五”普法高标准收官。
    突出民生导向,展现法律服务新作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构建“一轴两翼”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一校一法律顾问”机制,实现全区53所中小学全覆盖;成立“涧法青苗成长团”,形成“家校社”法治教育闭环,共建平安校园;擦亮“法援惠民生”品牌,设立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和公证绿色通道,精准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筑牢安全底线,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青年律师到司法所锻炼、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等措施,织密法治安全网,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强化“三调”对接,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创新“枫桥经验”法治化实践。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