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3
2025-09-23 第07版:大墙内外 大 |  中 |  小 

巧手习非遗匠心助戒治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董景娅通讯员魏东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67
    非遗,诉说坚守和传承;戒毒,需要恒心和毅力。今年以来,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将汴绣、豫剧、鱼灯、花馍等非遗引入戒治工作,通过系统性非遗技艺传习,引导戒毒人员以艺润心、以技赋能、以情愈创,探索出一条“非遗+戒毒”的新路径。
    一针一线勾勒回归画卷
    汴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中原文化的千年文脉,也在新时代被赋予活态传承的使命。今年4月,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国家级汴绣非遗传承人程曼萍共同打造的“程曼萍大师汴绣工作室”正式挂牌。传承人从基础针法入手,耐心指导戒毒人员穿针引线、配色绣制,帮助她们完成汴绣作品,并引导其理解“一针一线见精神、一丝一缕显匠心”的文化内涵。戒毒人员曹某感慨:“汴绣手艺既是我对抗心瘾的‘武器’,也是未来谋生的希望。”
  技艺研习助力蜕变新生
  非遗技艺讲求“慢工出细活”,与戒毒所需的耐心、专心、恒心高度契合。鱼灯和花馍等非遗项目的引入,不仅丰富了“非遗+戒毒”教育戒治内容,也为戒毒人员拓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渠道。鱼灯制作中,从骨架精准对接到丝绢平整裱糊,再到色彩调配和谐统一,每一步都考验专注力。花馍课上,即便是简单的福袋造型,也需反复调整才能达到光滑、均匀的效果。在传承人指导下,戒毒人员于指尖锤炼定力,将技艺学习转化为戒治内生动力,为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匠心赋能坚定戒治信心
    非遗的灵魂在于其精神内核。在“豫言豫语”非遗文化讲堂上,传承人以生动故事和翔实史料,阐释豫剧蕴含的家国情怀、忠孝美德等传统价值观念,引导戒毒人员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戒毒人员王某表示:“很多豫剧曲目我都会唱,却不了解其文化内涵。这些故事传递的正能量,让我更有勇气面对未来。”该所还邀请河南省豫剧一团的演员走进场所,创新开展豫剧融合心理剧的专题心理辅导,引导戒毒人员通过唱腔具象表达内心思想与情绪变化,以声情并茂的表演坚定戒治决心。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