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3 第06版:清风中原
| 大 | | 中 | | 小 |
|
|
“线头”工作法助力问题线索排查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园园通讯员乔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693 |
|
|
|
问题线索排查是审查调查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其精准度与高效性直接决定案件查办质效。在长期的实践中,宁陵县纪委监委梳理出“找线头、理线头、牵线头”工作方法,有效提升问题线索排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案件查办质效、筑牢审查调查工作根基提供了坚强保障。 “找线头”精准筛选,锁定有效线索。该县纪委监委围绕问题线索的来源、内容、性质等,开展系统性排查与精细化梳理,通过逐项审查、综合研判,甄别线索的真实性与可查性,精准锁定指向性明确、可查性强的关键线索,为后续处置工作打下基础。 “理线头”系统研判,构建处置框架。该县纪委监委深度拆解指向性明确的问题线索,聚焦线索涉及的重点人员、核心事件,提前研判突破方向、规划取证路径,做到“人、事、策”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线索关键信息,明确初核目标、范围、步骤及责任分工,构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初核方案基本框架,确保处置工作有序推进。 “牵线头”深挖细查,精准核查处置。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在巩固已有线索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物证、书证、言证等证据,精准识别涉案人员陈述中的矛盾点、证据链中的薄弱点,集中精力对价值高、关联性强的线索开展深度核查,实现线索处置的精准化、高效化。 针对指向性明确的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从四个维度精准研判:一是明确问题线索的具体来源;二是剖析问题线索的主要动机;三是梳理问题线索指向的具体事项,将反映问题按类别精准归类,严格区分纪与法的边界,做好纪法衔接,凸显执纪监督特色;四是核验问题线索包含的具体证明信息,并将证明信息与日常掌握的情况相互比对、交叉验证,通过信息交换实现彼此补充、共同印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