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3 第03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
做好“接待员”办好群众事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见习记者陈卫军通讯员雷志帆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884 |
|
|
|
“老乡,别激动,有啥事慢慢说,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近日,来访群众张某走进洛宁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大声嚷嚷着要见院领导,李正涛立即迎了上去,用几句贴心话,还递上一杯爱心茶,平复了张某的情绪。 李正涛是洛宁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主任。倾听、登记、释法说理……这些是他的工作日常。 李正涛2005年加入检察队伍。20年来,他刻苦钻研业务,踏实肯干,先后获得洛阳检察机关“出彩洛检人”、优秀公诉人、控申业务标兵和全省检察机关“百名优秀信访接待员”等荣誉称号,办理的多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检察故事 在洛宁县检察院,勤学善思是李正涛最显著的标签。从检以来,他历经多个部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工作时,他虚心向身边同事学习;工作之余和节假日,他自学法学理论。 在办理张某某等6人诈骗案时,李正涛发现被告人张某某不仅自己通过购物平台虚假交易套现获利,还在朋友圈转发相关信息,教授他人以此套现获利。在张某某的协助下,李某某等5人在某平台骗取钱款。公安机关以诈骗罪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李正涛仔细分析事实、证据,认真研判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对张某某以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提起公诉。最后,法院以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们不仅要有能担当的硬肩膀,还得有能成事的真本领。”李正涛如是说。 针对司法救助资金短缺难题,李正涛协助该院负责人主动向县委请示报告,赢得大力支持。县政府每年将10万元款项纳入政法委单位预算,专项交于检察机关使用,为司法救助资金保障提供了可复制的“洛宁方案”。 2023年以来,该院累计为54个陷入困境的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司法救助率连年处于全市先进行列。 结合司法实践,李正涛和同事们探索跨区域司法救助协作多元化联动机制。2024年,该院联合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检察院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案,通过支持起诉变更抚养权,协调教育、民政等部门为被害方解决医疗、户籍、入学等方面的难题,呵护孩子健康成长。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今年4月,李正涛受理了一起司法救助案件。当事人老王的女儿和女婿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不幸遇难,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被害方220万元。因肇事方酒后驾车,保险公司仅就交强险部分赔偿了18万元,肇事方无赔偿能力。老王已年近七旬,还要照顾女儿留下的两个孩子,生活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正涛立即带领团队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经过调查核实,老王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特事特办,他协调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老王送去司法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李正涛通过救助回访、心理创伤辅导、心理帮扶等措施,帮助老王逐渐走出心理阴影。 为长效解决老王的实际困难,李正涛建议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将老王家列入重点救助对象,积极与属地基层政府联系协调,将老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群体。征得老王的同意后,李正涛帮助两个孩子完善了孤儿救助申请所需的证明材料,并发挥协作联动机制,督促民政部门及时完成调查和认定等工作。通过多方努力,两个孩子顺利领到了儿童福利证和国家救助补贴。 为做细做实“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群众的“接待员”,李正涛和同事们精心制作了检察机关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 去年以来,他受理并妥善办理来信来访90件次,件件有回复;受理刑事立案监督线索7件、民事监督案件线索4件,化解信访结案1件,办理妨碍律师诉讼权利案3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3件。 对话 记者:面对来访群众的怨气、怒气和不理解,您是如何做到让群众满意而归的? 李正涛:从事信访接待窗口工作13年来,我受到过多次的指责、埋怨,但是只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站稳人民立场,就一定能把信访工作干好。具体来说,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释法律规定和案件办理情况;适时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监督员等力量参与,提高信访群众对处理结果的信任度;采取公开听证等,让矛盾纠纷当场及时化解。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我们会依法提供司法救助和社会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难题。看着他们带着怨气来,揣着满意走,我们即便受点委屈也值得。 记者:面对新时代检察工作,您有什么新的打算? 李正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诉求处理效率,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我们会加强与各方力量的协作配合,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日常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