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8
2025-09-18 第11版:平安漯河 大 |  中 |  小 

推动法律知识从纸面走进群众心间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卫云飞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577
    漫步于沙澧河畔,法治文化长廊的标语引人驻足;走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用乡音解读民法典;在校园法治课上,孩子们争相扮演模拟法庭角色。自“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漯河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普法阵地,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今年以来,该市深入开展畅通普法“最后一公里”活动,推动法律知识从纸面走进群众心间,为现代化漯河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突出普法为民精准呼应民需
  “律师袁蒙是凹孙村的法律顾问,乡亲们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直接提问……”7月4日,临颍县司法局台陈司法所举办的一场线上普法直播吸引了该镇数百名群众观看。主播不仅讲解村民关心的赡养、抚养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还连麦互动。
    该市把群众所需所盼作为普法工作的着力点、风向标,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广泛宣传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靶向普法、精准普法解民需、护民生。各级各部门践行“群众在哪里,普法就到哪里”理念,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牵引,在服务管理和执法司法中开展普法活动:源汇区立足区域优势,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景区、夜市开展“平安旅游法治护航”主题活动,倾力守护城市烟火气、夜经济;郾城区就村民关心的土地承包、民间借贷、赡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制作发放《民法典知识读本》《“送法进乡村”法律知识手册》;漯河市中级法院延伸庭审进校园活动,将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融入“法治大转盘”“法治盲盒”“法治飞行棋”等互动游戏中,使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的“法律装备”。
突出普法亲民建强阵地品牌
    普法工作既要走心,又要走“新”。该市以建强普法阵地为着力点,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小而美、惠而实的普法学法阵地,着力培育了“舞阳农民画”“律师说法”等普法品牌,使法治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该市每个县(区)量身打造两个以上特色鲜明的乡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普法阵地提档升级;加强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万人助万企”“律企携手、法治护航发展”“法治体检”等活动,培育具有企业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微信普法群,并组织相关部门建立集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普法集群,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开展智慧普法,走好网上普法群众路线。
    该市积极打造具有漯河特色的普法IP,以舞阳县农民画为媒介,巧妙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法治精神,举办法治农民画大赛,成立法治农民画创作培训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农民画展、宪法民法典农民画展等活动,并建立法治农民画电子资料库;挖掘许慎文化、历史名人范滂典故等法治元素,鼓励扶持文艺专业团体和民间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法治元素融入戏曲、庙会、灯会、龙舟等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同步传播,让法治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焕发生机。
突出普法惠民创新普法机制
    完善成熟的普法机制是法治从理念深入人心、从制度变为实践的基础和关键,该市创新推行“三单一书”普法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向责任单位印发重要普法工作提示单、重要普法工作反馈单和普法责任评价书,对普法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履职责任评价并适时反馈,推动普法宣传活动落地落效。
    为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普法实惠,该市采取问卷、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搜集、梳理、分析普法落地实情,将法治宣传与基层依法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相结合,推行精准派单、订单式普法;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作用,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人员深入乡村、社区,现场接受法律咨询;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大力培育以村(社区)“两委”、人民调解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网格员为重点的乡村“法律明白人”,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宣传员、调解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