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6 第12版:平安许昌
| 大 | | 中 | | 小 |
|
|
行刑反向衔接堵塞处罚漏洞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董永通王丽婷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75 |
|
|
|
本报许昌讯(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董永通王丽婷)“检察官,我已经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向被侵权公司道歉了。”9月10日,许昌市魏都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杨某的电话。 2024年3月,杨某在某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以直播的方式加价销售从许昌某商超购买的商品。同年12月,店铺因“品牌宣传与实际售卖内容不一致”被平台封控。为恢复经营,杨某以2500元委托徐某伪造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证及被侵权公司印章在内的解封材料,并上传平台试图蒙混过关,最终未通过审核。 2024年12月12日,被侵权公司确认杨某上传的材料为伪造后报警。2025年5月27日,该案被移送至魏都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鉴于杨某、徐某犯罪情节轻微、无前科,且认罪认罚、退缴赃款,该院于7月11日对二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为避免“不刑不罚”,检察院启动行刑反向衔接程序,审查认为二人伪造证件印章的行为扰乱行政管理秩序,应予以行政处罚,遂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7月23日,公安机关对杨某、徐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决定。 今年以来,该院共办结行刑反向衔接案件93件,制发检察意见书58份,有效实现过罚相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