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6 第12版:平安许昌
| 大 | | 中 | | 小 |
|
高效能治理在基层高效能治理在基层系列报道 |
油烟纠纷生怨综治中心解忧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苏莹莹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667 |
|
|
|
本报许昌讯(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苏莹莹)“现在做饭,再也不用担心油烟飘到邻居家了,墙面也干净多了!”9月12日,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调解员卢国俊来到马某甲与马某乙家中回访时,马某乙指着厨房新装的排烟设施笑着说。此前,两家人因油烟直排问题引发邻里纠纷,在他的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 据悉,马某甲与马某乙两家房屋仅相隔两米,马某乙家的老厨房未装油烟机,近两年来油烟一直直排至马某甲家西墙,导致其墙面油污堆积、窗框被熏黑,夏季开窗时更是油烟呛人。多次协商未果后,马某甲向艾庄乡综治中心求助。 该综治中心高度重视,委派建安区司法局艾庄司法所所长卢国俊调解。卢国俊实地走访后,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他不仅依据民法典中相邻权的规定,说明马某乙应承担整改责任,还考虑到其家庭经济情况,提出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排烟口安装带弯头的铁皮排气管和简易滤油网,并由马某乙负责清理被污染的墙面。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约定马某乙7日内完成安装,3日内清理墙面,总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 卢国俊在回访中看见,马某乙已按协议完成整改,排烟方向改为斜上方,远离马某甲家墙面;马某甲家西墙经清理后,外观显著改善。“多亏调解员既讲法又讲情,帮我们解决了难题,邻里关系也和睦了。”马某甲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 编后 一面油污墙,半卷民生图。当法律条文走进“锅碗瓢盆”,调解员不仅要做明断是非的裁判,也需成为翻译“法言法语”的贴心人。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综治中心成功化解这场油烟纠纷,正是基层治理“用绣花功夫穿起法理之针”的生动体现——答案未必藏在法条的尽头,而往往源于邻里之间的体谅与共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