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1 第14版:法治文苑
| 大 | | 中 | | 小 |
|
|
撇捺人生 |
|
|
作者:□李建树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897 |
|
|
|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有自己敬重的老师,无论是小学时的启蒙恩师,还是大学深造时的授业教授、引路导师。无论学文习理,还是习武修身,若能得遇良师,往往终身受益。 常言“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却在知天命之年毅然拜入郭宝生老师门下,重拾笔墨学书习字。与郭老师的相识,缘于小城一场寻常的书法展览。驻足观赏他临摹初唐楷书大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时,竟一眼生出偏爱。郭老师生于20世纪40年代,自幼受祖父熏陶,楷、行、隶、篆四体皆能。 初学那段日子,我每周都会去郭老师的工作室临摹。往往刚立在室外,鼻尖便先萦绕起淡淡的墨香。有时,为了让我掌握一个字的提、按、使、转,他会手把手示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犹记得一年冬天,天降大雪,路面积雪难行,便借故偷懒逃了一课。事后,郭老师没有当面指责,反而主动提出每周骑电动自行车上门授课,怕耽误我的学习进度。授课时,他还风趣地念了句自己写的诗:“日日临池把墨研,十年如日草隶兼。”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说:“练习书法,要沉下心来凝神静气,做到日临不辍,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为了激励我坚持下去,他给我装订了5册练习本,记录学习轨迹,还专门为我创作了一幅题为“撇捺人生”的书法作品,上题:“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以此鞭策我用心治学、持之以恒。 跟随郭老师临帖学书的10年,我见证了他以楷、行、隶等不同书体精心抄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名篇及30余部名家力作,还创作了近千件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每看见郭老师提笔蘸墨时的专注,情感倾注笔端、跃然纸上的洒脱,总觉得他恰如禅语中所言的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书法,书为心言,亦是书写者心灵的写照,最能彰显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思想与情操。在众多艺术门类中,书法更是最能体现艺术家风骨的一种。那些流动的墨色与留白,宛如跳跃的音符,即便历经岁月沉淀,依然散发着清幽的墨香。 蓦然回首,与郭老师相处的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岁月,早已深深镌刻在心。倘若我是诗人,定当满怀热忱写下万千诗篇,赞颂师恩;倘若我是歌者,必当豪情满怀放声歌唱,致敬良师。 (作者单位:义马市公安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