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1 第07版:检察天地
| 大 | | 中 | | 小 |
|
|
组织驾考作弊7人获刑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吴倩通讯员孙芳郑运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87 |
|
|
|
在驾考科目三中,安全员几声看似无意的咳嗽、几个敲窗或晃腿的动作,竟是向考生传递操作指令的暗号。一年多时间内,7人相互勾结,通过此类手段组织作弊300余人次,非法获利7.6万余元。日前,该案经新乡市红旗区检察院依法审查起诉,7名被告人因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刑罚。 2023年12月,新乡市公安局红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驾校科目三教练强制学员交300元“包过费”,并存在其他违法行为。该分局随即立案侦查。 经查,某驾校教练王某、李某、孔某、韩某为提高学员通过率,向学员收取“包过费”,然后给驾校、驾考安全员分成,让安全员帮助学员在驾考中作弊。 王某到案后供述:“我们平时就和安全员有接触。考试当天,我们带学员过去‘打个招呼’,等学员通过考试,就给安全员相应分成。” 安全员周某、刘某到案后交代,由特定教练引荐的学员,上车前会获得暗号提示,如“动左腿代表左转,动右腿代表右转,咳嗽代表掉头”等。考试过程中,安全员视情况向学员发出信号,帮助学员通过考试。 2024年1月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将王某、李某、孔某、韩某及周某、刘某移送新乡市红旗区检察院审查逮捕。 多名教练到案后,部分学员接到“封口”电话。来电者是谁?与本案有何关联?承办检察官审查案卷后发现,大量学员在案发后接到电话,被对方要求不得对外提及“包过费”。 经补充侦查,检察机关确认给学员拨打“封口”电话的是某驾校负责人陈某。证据表明,陈某除收取分成外,还全面操纵“封口”行动。该案中,多名教练向学员收取“包过费”,陈某系组织者。检察机关随即监督公安机关对陈某予以追捕。 2024年5月30日,案件被移送红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依托学员考试信息、考试现场视频、教练教学台账、安全员工作记录及资金流水等证据,开展数据交叉比对与多维验证,最终查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陈某、王某、李某、孔某、韩某、周某、刘某7人共组织作弊300余人次,非法获利7.6万余元。 检察机关认为,驾考是驾驶人准入管理的关键环节,事关社会公共安全。严格驾考审核、杜绝作弊行为,是从源头防范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陈某等7人多次在驾考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应当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9月29日,红旗区检察院依法对该案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全面采纳检察机关指控意见,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陈某、王某、刘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至1年1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判处韩某、李某、孔某、周某有期徒刑3年至1年不等,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陈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日前,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