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1 第06版:法治综合
| 大 | | 中 | | 小 |
|
|
政治引领 文化铸魂 质效为尺 |
——南乐县法院这样奏响文化强院“三重奏” |
|
作者:□崔欣欣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725 |
|
|
|
国有魂则立,院有魂则兴。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南乐县法院干警深受震撼与启迪。“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庄严宣誓,与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同频共振,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干警以文化凝聚精神力量,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与决心。 在南乐县法院,文化不仅是墙上的标语,更是融入日常的信仰与行动。在这里,文化如春雨,无声浸润,铸魂聚力,最终转化为提升审判质效、践行司法为民的磅礴力量。近年来,南乐县法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院,紧紧围绕“政治忠诚、政治能力、政治信仰”三大核心,系统构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审判执行、推动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扎实路径。 铸精神之魂:以政治忠诚凝聚队伍力量 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内核。南乐县法院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通过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法治信仰大讲堂”,组织参观革命旧址、廉政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司法影片,开展主题征文系列活动,引导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潜移默化之间,“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每名干警的精神标识与行为准则。一支信念坚定、作风过硬、精神昂扬的法院铁军,正在法治道路上稳步前行。 炼行为之能:以政治能力提升司法实效 文化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履职实践中。南乐县法院注重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硬本领:通过开展政治轮训、案例剖析、“提质增效”百日竞赛、“岗位大练兵”、“假如我是当事人”演讲等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推动干警自觉将审判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全体干警在实战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 文化建设既要旗帜鲜明,也要润物无声。南乐县法院通过举办“第二次遇见法律”青年干警论坛,聚焦司法实践中的疑难复杂问题,搭建起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平台;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打破部门壁垒,熔铸团队精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将政治教育融入传统节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职业尊荣感。 值得一提的是,南乐县法院主动创新表达,开设“南乐法苑”微视频专栏,自制《总有美好在路上》等微视频作品,实现法院文化从内部循环走向开放互动,让法治故事传得更远、更动人。 营环境之美:以政治信仰润育法院氛围 环境育人,无声胜有声。南乐县法院着力打造具有政治内涵和文化品位的文化环境,让干警时时处处受熏陶、处处时时受教育。办公区、审判区、走廊、大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党建、法治、廉政、文明等主题文化版面层次分明。同时,南乐县法院依托内网、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党建园地”“政治学习”专栏,打造无处不在的“云端”政治课堂,持续增强文化建设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显实践之效:以审判质效检验文化成果 文化建设的价值,最终要用审判执行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南乐县法院以文化赋能管理,以管理提质增效,全院上下形成齐心拼搏、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全部由院长、主管副院长承办,“头雁效应”充分释放。今年以来,全院调解率、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标显著提升,上诉率、首执案件终本率、平均结案时间明显下降。南乐县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出的“12乡镇法治地图”“未成年人审判白皮书”等创新举措,获县领导充分肯定,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岁月长河可为卷,司法为民谱新篇。有了文化的浸润,新时代法官们手握的法槌在起落间将回荡起更雄浑的时代强音,键盘敲击的判决书除了定分止争的法条和事实表述之外,还将洋溢更多温暖人心的星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人民法院要履行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南乐县法院将持续深化文化强院战略,让裁判文书承载更多司法温暖,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作者系南乐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