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1
2025-09-11 第04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大 |  中 |  小 

无标题

作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168
履职故事
    “我申请的生活补助金终于有着落了,检察机关依法办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与温暖……”前不久,案件当事人赵某专门打来电话,向协办案件的检察官助理冯雪静表示感谢。
    赵某曾被法院判处缓刑,缓刑考验期间被行政机关错误认定为“正在服刑”,因此多年未领取到应得的生活补助金,由此引发行政诉讼。法院判决后,行政机关拒不履行,法院也未采取有效执行措施。冯雪静在专项监督中发现该线索,经汇报请示员额检察官后,迅速依职权介入。她精准研判相关法律,明确指出:缓刑考验期非实际服刑期,依法不应中止优抚待遇;行政机关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属于违法;法院未采取有效执行措施也存在问题。她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的职能优势,实施穿透式监督: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纠正怠于执行行为;同步将线索移送行政机关所在地检察院,联合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在冯雪静的有力推动和多方协调下,行政机关很快补发给赵某8040元生活补助金及利息,法院也规范了强制执行措施。困扰赵某多年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与温暖。
    冯雪静不仅用履职担当践行司法为民,还将数字赋能理念深植于检察履职,以技术驱动监督,精准守护民生底线。
    2023年以来,冯雪静深度参与创建数字检察模型3个,工作中应用数字模型45个,成案60余件,显著提升了检察监督质效。在社保资金安全领域,她敏锐发现退休人员服刑期间违规领取养老金问题。凭借对数字技术的精通,她主导构建“督促规范发放基本养老金类案监督模型”,带领团队高效整合人社、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将2.1万条养老金记录与4500条死亡销户信息、3400条刑事判决信息精准“碰撞”,锁定286条异常线索。她牵头制订处置方案,发出检察建议,成功追回流失国有资产80余万元,并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了资金发放流程。
    前不久,“网络司法拍卖程序性违法民事监督模型”的应用成功落地,冯雪静与技术团队开启了“破壁”征程。当“沉睡”在执行系统深处的拍卖公告、竞价记录、款项划转等关键数据流跨越“壁垒”,汇入检察监督的“蓄水池”,数据不再是沉默的档案,在预设规则的驱动下开始了激烈的“碰撞”与“对话”。监督线索包形成的那一刻,就是检察监督利剑出鞘的时候,系统敏锐捕捉到此类司法拍卖中存在的类案监督点。一份精准的类案检察建议发出后,法院迅速进行整改。
    在守护“舌尖安全”方面,冯雪静的数字思维同样发挥着很大作用。为解决食药领域从业禁止执行难题,她参与构建法律监督协作平台,整合相关部门12万条经营主体信息,通过智能筛查与核验,精准锁定75条违规从业线索。该模型获最高检认可,成功上架至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她还推动建立《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协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检察监督—行政落实—司法协同”的闭环。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