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0 第08版:特别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法润中原·“八五”普法看普 |
法治赋能彰德古城焕发时代新韵 |
——安阳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 通讯员蒋运灿郑允刚巩驰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3563 |
|
|
|
9月8日7时,迎春东街早市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安阳特色传统小吃扁粉菜的香气混着豆浆的热气弥漫开来。在这里,安阳市的“普法早市”正如火如荼。摊位上,印着养老诈骗典型案例的法治围裙、手提袋成了“抢手货”,大妈们翻看着说:“好多老年人被‘养老项目’的陷阱坑了,咱可不能上当……”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安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通过锚定普法目标任务、完善普法顶层设计、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创新普法方法路径、强化法治阵地建设等务实举措,扎实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普法宣传,全面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优化顶层设计构筑大普法格局 2021年,安阳市在广泛征求各部门各行业和省驻安单位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法治需求的基础上,反复打磨,制定出契合安阳实际的“八五”普法规划和人大普法决议;同时,立足职能定位和工作目标任务,明确52家普法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和42个普法联系点任务分工,细化6项共性责任清单和215项具体责任清单,为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全民普法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持久用力、久久为功。安阳市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完善普法联络员、法律明白人培育等工作机制,细化共性责任清单和具体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各执法部门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形成了有牵头、有推动、有落实的良好局面,筑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格局,确保了“八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2分层分众普法精准滴灌润心田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安阳市坚持把普法宣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立法执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务等各环节、全过程、各方面,普法对象精准化聚焦、普法内容分众化选择、普法载体多维度创新全面开花,创新提出“五凡五必”工作要求和“七个精准”工作目标,通过小单元作战、精准化普法、地毯式推进的“靶向普法”工作模式,倾力推动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型。 紧抓“关键少数”。该市抓实领导干部述法,运用“述法+点评+测评+问题清单+目标责任书”工作法,创新增设现场法治问询以及市委主要领导讲评环节,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抓实学习清单,印发《安阳市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及地方性法规规章清单〉实施方案》,编印应知应会汇编和“八五”普法系列读本,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履职;抓实法治培训,通过举办法治讲座、组织线上学法等方式,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盯几大群体。该市聚焦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依托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维度、多渠道、全天候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实践体验的新路径。 紧贴群众需求。“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坚持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法治宣传就跟进到哪里,多维度、全方位一体推进普法工作。”安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威介绍,“既要发挥好传统法治宣传方式的作用,还要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媒体赋能精准普法。”多年来,安阳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牵头抓总作用,采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的普法方式,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组织普法工作者、志愿者、法律顾问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 3服务中心大局普治融合促发展 该市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结合“精准普法基层行”等相关普法活动,组织开展“法润安阳共建文明”“普法进万家法治润民心”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按照一对一、点对点共建原则,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以中央、省驻安相关单位和市、县(市、区)直110余家单位对接全市44个重点社区和14个重点行政村为普法“核心圈”,全市其他单位同步推进,合力形成普法工作最大“辐射带”。 融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该市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题实践系列活动,聚焦经营主体准入退出、公平竞争秩序、合规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启动“企业家学法”专题普法活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产品供给,大力营造重商、安商、亲商、护商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家法治素养,助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该市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队伍、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机制,建立完善法律明白人动态进出机制,坚持选、育、 用、管“四轮驱动”,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1.6万余名;发挥市、县两级调解协会作用,建立人民调解参与化解信访事项“揭榜挂帅”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完善普法与依法治理相融合的工作体系,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融入普法依法治理实践。该市结合群众法治需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普法,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普治融合模式,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实践走深走实。 4加强阵地建设法治氛围渐浓厚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该市以水文化和法文化为载体,将殷商历史文化、安阳书法文化、红色基因文化嵌入其中,深度挖掘甲骨文中的法治元素,借鉴传统法治文化、法治典故的精华,与新时代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同频共振。 在谋篇布局上,该市突出代表性、特色性、功能性,与全省黄河法治文化带、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紧密衔接,申请并推动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纪念馆等7个法治文化建设点纳入省“南水北调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2023年8月,河南省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座谈会在滑县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10个省辖市司法行政系统相关负责人对滑县发挥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基层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创新普法模式、深耕运河法治文化的工作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法治文化阵地多点开花。2024年,安阳市法治文化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法治元素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法治氛围、涵养法治精神。除安阳市法治文化公园,该市还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主题街道、法治宣传栏等阵地,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法治文化阵地网络。 法治文化脉络日趋完善。汤阴县作为周易的发源地,注重强化“南水北调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的辐射作用,持续推动法治文化阵地“板块化”建设。林州市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近几年连续建成税务主题公园、交通主题公园、消防主题公园,不断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多元化建设。安阳市殷都区厚植殷商文化,将传统法治文化元素与法治宣传相融合,不断促进法治文化阵地内涵化发展。 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5个省级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对已建成的22个法治公园、32个法治文化广场、31条法治文化街、1100余个法治宣传栏和3万余个宣传橱窗进行适时更新和提档升级。 5注重守正创新普法工作有质效 创新普法路径。今年2月,该市印发“一月一主题”案例式普法宣传实施方案,共设置12个宣传主题,对年度普法工作统筹安排,并以此为抓手,累计制作和推广案例式普法视频240余部,受众达150万人次,真正实现守法普法于“掌间”,学法用法于“指尖”,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探索普法矩阵。该市通过开辟新媒体普法路径,实现法律知识短、平、快传递,普法形式向快、准、新转变,普法覆盖面向大、广、全拓展。该市“2+N+X”普法矩阵、抖音普法案例、法治动漫微视频、“四开”主题普法宣传等创新做法多次得到中央和省相关部门的肯定。 凝聚普法合力。该市组建5000余个村(社区)服务群、1000余个普法工作群,参与群众达165万人。广大普法工作者将生动鲜活的普法案事例通过宣传矩阵集中发送,传播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法治安阳”“安阳政法”等多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均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普法名片。2021年以来,安阳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录制《名律师讲民法典》《生活中常见案例解读》等法治宣传视频280余期,浏览量超60万人次。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也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方式,各式各样的优秀普法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注入新活力。 “八五”普法期间,该市采取一系列举措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市将持续深化普法工作,不断探索创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位群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