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09
2025-09-09 第05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大 |  中 |  小 

她追求零差错高效率优服务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岳源超杨松播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56
    谈及法院里的职业,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法官。法官手持法槌定分止争,穿梭乡村巡回审判……但在法院,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不执掌法槌,却用细致的记录、严谨的归档和高效的辅助工作,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
    今天,河南法治报记者为您讲述汝州市法院骑岭法庭书记员蔡曙光的成长故事,探寻一名书记员从初入职场到独当一面的蝶变历程。
履职故事
    2016年,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对法律工作的向往与憧憬,蔡曙光来到汝州市法院,成了一名书记员。彼时的她,通过勤学苦练不断提升打字速度,满心期待能在这方天地大展身手。然而,现实却给了初入职场的她一个“下马威”——面对烦琐的庭审记录工作、复杂的案卷整理工作和严格的程序要求,她感到手足无措、压力重重。“第一次独立记录庭审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漏掉关键信息。”回忆起最初的工作经历,蔡曙光坦言道。
    为了尽快适应角色,蔡曙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条文、练习速录技巧,甚至主动向院里的老书记员请教记录要点。她深知,书记员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一个“三多”原则:一是多学,利用空闲时间研读法律法规和庭审规范;二是多练,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速录练习,提升打字速度和准确率;三是多问,向资深书记员和法官请教,积累实务经验。
    短短半年,蔡曙光从最初的“跟不上庭审节奏”慢慢成长为能够一字不落记录庭审的能手。“庭审记录不能有半点马虎,每个字都有可能影响案件走向。”这是蔡曙光常挂在嘴边的话。
    随着经验的积累,蔡曙光不再满足于仅仅完成任务,而是追求零差错、高效率、优服务。她总结出了一套“四步工作法”:一是庭前准备,提前阅卷,熟悉案情,标注关键点;二是庭中专注,精准记录,同步整理争议焦点;三是庭后二次校对,及时校对笔录,确保无遗漏;四是归档规范,严格按标准整理案卷,方便后续查阅。
    有一次,蔡曙光在整理案卷时发现一份证据材料存在瑕疵,立即向承办法官反馈,避免了程序疏漏。这件事让蔡曙光深刻意识到:“书记员虽不是审判主体,却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守护者。”此后,她更加注重细节,养成了“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确保每份文书零差错、每本案卷规范有序。2016年至今,蔡曙光共协助法官办理各类民事案件1000余起,完成卷宗归档2000余册。
    工作之余,蔡曙光热心参加各类普法活动——
    在参加“法律赶大集”普法宣传活动时,她这样跟群众说:“借钱要写借条,就像买菜要称斤两一样,白纸黑字最牢靠。”
    参加“家事调解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她跟家庭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说:“夫妻吵架就像炒菜,火候过了就煳锅,各退一步最香甜。”
    在“校园法治小课堂”专题宣讲课上给孩子们普法时,她这样比喻:“法律就像学校的纪律,保护乖孩子,管住调皮鬼。”
    …………
    蔡曙光总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语传递法律知识,她说:“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要让大家都能懂、都会用。”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她用专业、细致和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履职故事。正如她所说的:“书记员的工作或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每一次精准的记录、每一份规范的卷宗,都是对公平正义的无声守护。”
    “公正始于细节,匠心成就卓越。”蔡曙光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书记员的责任与担当。在汝州市法院,还有许多像蔡曙光一样的书记员,以无声的付出托起审判事业的基石,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名当事人的心间。
对话
    记者:书记员的工作十分烦琐,怎么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蔡曙光:很多人说这份工作太琐碎平凡,但我知道,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份文书、每一个程序,做到“快、准、全、细”,就一定能把琐事做细,把工作做实。同时,我也会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书记员这份工作。
    记者:作为一名书记员,您如何更好地协助法官开展工作?
    蔡曙光:要善于向资深法官、法官助理学习,耐心、用心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保持冷静的态度,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不仅要在工作上协助法官处理各种事务,更要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上与法官保持一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项工作任务。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