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21 第06版:社会与法
| 大 | | 中 | | 小 |
|
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创新恢复性司法机制促采矿塌陷区焕发新生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穆智明通讯员韦德涛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81 |
|
|
|
本报新乡讯(河南法治报记者穆智明通讯员韦德涛)8月14日,新乡市中级法院与辉县市政府、辉县市法院在辉县市冀屯镇采矿塌陷区,举行冀屯镇采矿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启动仪式。 冀屯镇采矿塌陷区因煤炭开采沉陷,生态系统功能严重退化。冀屯镇持续推动矿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推动矿区生态修复、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基地启动以后,新乡市两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基地的警示、教育、修复功能,持续深化恢复性司法,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加强与检察、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多元共促,提升修复效能;同时,自觉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健全完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全面加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环境治理格局。 据了解,近年来,新乡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探索建立了“补植复绿”“回填复垦”等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建立了“河长+院长”“林长+院长”等工作机制,设立了“关山”“陈桥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新乡特色的生态司法保护格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