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18
2025-08-18 第05版:中原警声 大 |  中 |  小 

警务背包里“宝贝”多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杰通讯员汪连红王庆园/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65
    
提供志愿服务,关爱少年儿童。
              (资料图片)
豫警名片
    固始县公安局产业集聚区分局陈庙社区民警李欣家的警务背包大约9公斤重,里面装了20余件物品,除了笔记本等日常警务用品外,还有节能灯泡、速效救心丸,甚至有维修水电的工具。笔记本里,记录了李欣家为群众办的1150余件实事,以及办结的430余起矛盾纠纷。
    从特巡警到警务保障尖兵,从优秀驻村书记到社区民警,李欣家如同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地在不同岗位上续写着人民至上的忠诚篇章。因工作突出、素质过硬,他曾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今年1月被纳入公安部部级专家人才候选人名单。
“小李是好人好警官!”
    2008年,李欣家从部队转业至公安队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身份转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却炽热如初。在特巡警岗位任职期间,他累计参与750余次巡逻守护任务。
    2014年,因工作需要,李欣家转战警务保障领域。他从建章立制、警银合作等多维度发力,处理1000余起案件。他精心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制定系列突发案(事)件应急保障预案与物资联勤联动方案,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同时,他带领同事大力推进法治公安、数字警务建设,加速公安信息化进程,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战斗力。
    2018年,李欣家主动请缨,奔赴泉河铺镇徐大营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大营村当时是全镇唯一一个村干部无办公地点的村落,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工作滞后。李欣家初到该村,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困难并不能动摇他的扶贫决心。从2018年到2022年,驻村的一千多个日夜,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访了全村所有住户,为每一户建立收入台账。通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该村新建了办公地点;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硬化村组道路10.6公里、安装路灯70余盏,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带动30多户村民发展甲鱼和小龙虾养殖业。
    在村里,李欣家结对帮扶10户五保户,他把这些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五保户吴大爷患癌晚期,身上多处溃烂,他经常去看望,为老人翻身、擦洗。吴大爷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小李是好人好警官!”
    李欣家带领群众栽种1000余株海棠花,如今这些海棠花已盛开,成为村里的致富树、幸福树、常青树。2022年7月,他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返岗后,来不及休息就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徐集镇贾庙村任第一书记。在该村,他充分激发全村党员干部苦干实干的工作热情,不到一年时间,就帮助该村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巨大改变。
“这些小物件能解燃眉之急。”
  “这些小物件能解燃眉之急。”每次“背包住村”,李欣家都一样一样仔细检查警务背包里的“宝贝”。2024年7月,李欣家请缨转战拆迁任务较重、矛盾较为突出的阳关街道陈庙社区当社区民警。
    李欣家将社区精细划分为14个网格,由村民组长任网格员,精准采集录入信息,推行“十户联防”,实现警民协作互通。他还组织义警、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2024年8月,李欣家入户走访时发现胡阿姨家的灯泡坏了,便从警务背包里取出节能灯泡换上,并提醒:“10瓦的灯泡省电又护眼。”警务背包里的20余件物件都有暖心故事:电工用具修复40余起电路故障,速效救心丸救过身体不适的廖大爷,止水针止住了李叔家的水管爆管……李欣家还积极帮助群众寻亲,2024年至今,他帮助全国10余个家庭找回失散亲人,其中最长失散时间逾50年。
    李欣家带领组建了由民警、辅警、义警组成的“三警联动”义务巡逻队,
创新引入无人机巡逻模式,通过“无人机+义警”空地协同,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辖区警情同比下降超40%。
  “以初心、真心、恒心为纽带,构建警民联动、矛盾联调、数据联享、隐患联治四大机制,整合3800余名群众组建‘鹰眼守望联盟’”——这就是李欣家首创的“三心四联”工作法。他还动员辖区群众安装安全保障设备80余处,协调免费为“九小”场所安装烟雾报警器30余个,为认知障碍老人配备智能定位一键报警器20余台。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李欣家用科技赋能平安建设、以真情守护万家灯火的生动实践。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