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07
2025-08-07 第12版:平安漯河 大 |  中 |  小 

制发检察建议斩断销赃链条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卫云飞通讯员付晓明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42
    本报漯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卫云飞通讯员付晓明)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手机案,暴露出二手手机市场违规收售的监管缺失问题。近日,漯河市郾城区检察机关精准发力,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多部门协同整治,有效斩断销赃链条,规范市场秩序。
个案牵出行业乱象
    2024年7月,张某甲(未成年人)与张某乙在漯河市召陵区某手机店盗窃4部手机后,轻易将赃物售给郾城区一家二手手机店。该店主既未核实二人身份年龄,又未查验手机来源便予以收购。郾城区检察院在办理该盗窃案时,敏锐发现此类违规收售行为在辖区内并非个例,已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暴露出监管缺失问题。
公益诉讼精准监督
    经深入调查取证,检察机关确认相关监管部门在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旧货流通管理办法等方面存在明显漏洞,导致行业普遍存在身份核验和来源审查缺位。据此,检察机关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向相关监管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直指问题核心:要求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身份核验与来源登记制度;依法严惩违规经营行为。
协同联动重拳整治
    为推动系统治理,检察机关主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厘清责任,凝聚共识,协助制订跨部门协作方案,建立“检察+行政”联动机制。在随后的联合执法行动中,检察机关全程提供法律支持,确保执法规范,推动构建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长效格局。
跟踪问效成效显著
    为确保整改落地,检察机关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80%以上的二手手机店进行“回头看”突击检查、逐项核验台账记录、比对数据、分析整治效果,并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意见。回访显示,绝大多数店铺已建立规范经营台账,严格落实身份查验和来源登记。更关键的是,未成年人利用二手手机市场销赃的案件数量下降70%,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