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07
2025-08-07 第02版:要闻 大 |  中 |  小 

省人大代表宋爱华:一声“宋代表”风雨为民行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林栋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30
    在济源的田间地头,一声声亲切的“宋代表”饱含信赖与期盼。这声声呼唤,正是省人大代表、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正处级巡察专员宋爱华扎根泥土、以心换心的见证。她在田畴耕耘春秋,用脚步丈量民心,以实绩回报群众信任,以实干诠释履职担当,切实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一方百姓的贴心人。
    “宋代表,咱克井镇污染太严重了,天天‘吃灰’,有啥好法子吗?”走访群众时,群众的忧虑声声入耳。
    民有所呼,代表就要有所应、有所为。为解决这一难题,宋爱华深入生产一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还远赴山东济南取经,学习固废防治先进经验。同时,宋爱华向济源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了“加快‘无废城市’创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目前,济源已印发《济源示范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济源示范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正在积极推进申报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创建工作。
    “下一步,我将继续就固废防治发声,积极推介济源固废防治经验,助力将济源打造成河南‘无废城市’创建样板,切实助推全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宋爱华说。
    “宋代表,一到下雨天,俺的心就揪着,生怕这两间砖房塌了,你给俺们呼吁呼吁吧!”宋爱华在走访克井镇煤炭采空区圪针庄村时,住房安全成为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宋爱华坚持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手拉手话家常、讲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每一户群众的房屋啥样自己心里有本明细账。
    同时,宋爱华紧密依托克井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辖区市镇人大代表,就采空区治理建言献策,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问题解决,并多渠道反映群众呼声,争取政策支持。同时,走进相关企业,表达群众诉求,劝其履行社会责任。宋爱华经过多次沟通,最终获得了上级支持、企业配合和群众满意的“三赢”局面。目前,搬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宋代表,家里有三个‘药罐子’,真难呀!”在克井镇金水村走访时,村民苗大爷拿着空药瓶的叹息同样令宋爱华无法释怀。面对这个因病陷入困顿的家庭,宋爱华立即行动,在多方咨询后争取到相关政策支持,大大缓解了苗大爷家庭的生活压力。
    “人大代表就是好,真是中!”当宋爱华再去金水村走访时,苗大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一声声“宋代表”,是群众最朴素、最深厚的信任托付。宋爱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铿锵誓言,把‘无我’的高尚情怀与‘有我’的责任担当结合起来,主动察民情、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书写令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履职答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