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6 第05版:平安洛阳
| 大 | | 中 | | 小 |
|
|
党建引领聚合力多元共治谱新篇 |
|
|
作者:□陈卫军姚兰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220 |
|
|
|
近年来,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预防、分级响应、多元化解、动态跟踪、长效巩固”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 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实现51个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划分62个网格和3个邻里微网格,从在职党员、居民党员中选树党员中心户186户,通过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链条,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党旗飘在楼栋间”。 该街道推选“爱心楼长”99名,带动党员群众700余名,利用“点点星会客厅”“金点子信箱”等协商议事平台,发动“爱心楼长”、社区党员、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网格长、热心居民、志愿者等参与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网格响应、多元化解”的共治格局。 该街道累计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110余条,党员参与调解纠纷30余起,多元协商解决矛盾纠纷问题50余个,真正让居民从小区管理对象变为小区治理主人。 深化矛盾调处工作 该街道充分发挥“1331+5”矛盾调处工作法作用,构建“源头预防、分级响应、多元化解、动态跟踪、长效巩固”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1331+5”矛盾调处工作法即建立一套全链条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源头预防、分级响应、多元化解、动态跟踪、长效巩固”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实行三级联动机制,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矛盾排查网络,今年上半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05起;构建三元共治模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工作格局,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力量,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打造“发现—分流—调解—反馈—回访”一项闭环流程,确保矛盾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打造“金牌调解员”工作室、“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刘所长”调解室、“张庭长”调解室和“心桥静语”疏心驿站5个特色调解阵地,实现纠纷依法依规实质化解。 将问题解决在最小单元 该街道狠抓源头预防,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定期走访排查矛盾纠纷,建立动态台账,实施“一人一档”管理,实时跟踪风险变化;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社区反馈等信息,对高频投诉区域或苗头性问题自动预警,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入户走访,防止矛盾升级;建立“微调解”服务网络,在6个社区级矛盾调解队伍基础上,在小区、商圈、企业设立“微调解站点”,对日常小纠纷及时介入调解,让群众有纠纷就近解决、有诉求就地有人管,将问题解决在楼栋、商铺、车间等最小单元,确保“小事不出社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 通过“1331+5”矛盾调处工作法的深入实践,该街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矛盾纠纷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从单一处置到系统治理的转变。如今,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走高,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愈发稳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