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4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基层新闻眼 |
变“等案来”为“主动救”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通讯员孙鹏杰董爱国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98 |
|
|
|
本报安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通讯员孙鹏杰董爱国)“检察官,您帮我申请的这笔救助金,不仅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还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军人的关怀和温暖。”“八一”前夕,拿到司法救助金的退役军人宋某激动地对回访的检察官说。 宋某在1972年1月应征入伍,1976年3月退伍,退伍时系八级伤残军人。今年5月,宋某正常驾驶电动三轮车时,被杨某驾驶的货车撞倒,造成宋某重伤、其妻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被认定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杨某肇事逃逸且未赔偿,宋某家庭一时陷入困境。 汤阴县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这一线索,主动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该院利用国家司法救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自动碰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残疾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等数据链,快速锁定宋某“退役伤残军人+未获赔偿”双重身份;同时,参考省检察院救助量化算法,确定救助金标准,注入“退役军人优先”标签后,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30%,最终确定司法救助金额。通过全国平台数据联动,该案办理周期为72小时,救助响应速度提升约300%。 在工作中主动发现线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快速发放救助金,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后续帮扶措施,这是该院做好涉军司法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