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5 第06版:法治文苑
| 大 | | 中 | | 小 |
|
|
石碑里的“规矩” |
|
|
作者:□李人庆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78 |
|
|
|
雨后初霁,碧空如洗,空气湿漉漉的,清新得像是被过滤了一样。一条银带般的水泥路曲折蜿蜒,缠绕在大山深处。路贴着山走,另一边就是奇峡深壑,峡谷对岸则是崖壁万仞,一股清泉穿过谷底,“哗哗”声不绝于耳。 车子在鲁山县赵村镇一个叫疙瘩庙的小村停下。疙瘩庙村只有十来户人家,零散分布在溪流两岸。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孩子们在山下的学校上学,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听说我们是来寻访石碑,一位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的李姓老人热情地说:“走,我带你们去!” 穿过两处荒芜的宅院,蹚过没膝的蒿草,在村头陡峭的悬崖边,我们见到了那座高约两米的石碑。它隐匿在茂密的蒿草与藤蔓之间,毗邻几间土墙青瓦、布满裂缝的老屋。 老人折下一节树枝,轻轻打去石碑前蒿草上的露珠,并用脚将没膝的蒿草踩平,引领我们近前看。 “北来河里社规矩碑”历经风雨沧桑,虽有破损,但碑文依旧清晰可辨:“鲁治以西,距城百里,有一地方名曰北来河,人情朴实、风俗醇谨,由来尚矣”“先勒碑铭劝于前,继开条规戒于后,务思居之道,亲睦为要、保身之术,循分为先。禾稼乃养生之本,窃取者干例禁。材木为利用之资,偷砍者致蹈罪戾。况乎,开场局赌为祸最列耶!宜敦仁而讲让,勿作奸而犯科,庶几化日之下,优游享升平之福也”…… 碑文近600字,既有“禾稼乃养生之本”的谆谆劝导,也有“开场聚赌,拿获送官”的严厉惩戒。最令人动容的是其中体现的自治智慧:对偷伐树木者“视物轻重,酌量议罚”的灵活处置,对“守望相助,视为一家”邻里和睦的倡导。 离开的时候已是正午,炙热的阳光抚照着嶙峋的崖壁,为石碑镀上一层斑驳光影。 先民们用最朴素的智慧告诉我们:规矩,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戒律,而是一方水土的人们在岁月长河里共同缔结的生活契约,承载着人们对丰衣足食的期盼,凝结着睦邻守望的温情,蕴藏着延续族群命脉的古老智慧,无声守护着人间烟火的温暖与安宁。 (作者单位:鲁山县四棵树乡政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