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2 第09版:特别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河南移动创新形式开展反诈宣传 |
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翟国明
通讯员杨丽帆/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26 |
|
|
|
反诈宣传活动现场 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类型之一,随着技术迭代升级,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防范难度持续加大。今年6月,中宣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以“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为主题,掀起全社会反诈宣传热潮。在此背景下,河南移动积极响应,通过强化内部教育、深化警企联动、创新宣传形式等多重举措,全方位织密反诈防护网,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 创新宣传载体 打通反诈“最后一公里” 为让反诈宣传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河南移动制作推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产品。反诈主题海报采用彩绘、翻翻乐等创意设计,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点、常见诈骗套路等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画面,让群众在休闲中轻松学习反诈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宣传的枯燥感,使识骗防骗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营业厅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更是反诈宣传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反诈专员”“反诈督导”等隐藏身份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之余主动为用户普及防范知识。他们结合真实案例,指导群众开通高频防骚扰防护业务、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这些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海量业务数据中筛查异动信息,及时反馈给属地公安机关,为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聚焦重点群体 让人人成为反诈主角 守护群众“钱袋子”,关键在于增强全民防骗意识。河南移动联合属地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 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的“五进”宣传活动,累计举办1.5万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和商铺经营者详细讲解网络刷单、虚假网络贷款等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方法。 线上宣传同样精准发力。河南移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反电信诈骗知识、典型案例和防范提醒,深度揭露非法出借、出租、出售“两卡”以及为诈骗团伙提供转账洗钱、推广引流等涉诈关联犯罪的危害。 针对当前诈骗手法隐蔽性强的特点,河南移动收集整理真实案例,拍摄情景再现式反诈短视频,通过多个渠道广泛传播。此外,针对话费慢充、偷盗卡、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等高发诈骗手法,河南移动已累计发送预警短信6.8亿条,实现对潜在受害用户的实时提醒,将诈骗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技术赋能攻坚升级“打猫”行动斩断诈骗链条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技术手段是重要支撑。针对GOIP等猫池设备被非法利用实施诈骗的隐蔽性强、难发现等特点,河南移动成立省、市两级反诈专班,集中力量开展线索研判分析。专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异常通信行为进行追踪,定期向公安机关推送精准涉诈线索,大幅提升了侦查办案效率。 今年以来,河南移动与公安机关建立的省、市两级线索共享联动机制成效显著:累计打击窝点34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人,缴获VOIP、GOIP等猫池设备2666台、涉案卡6404张,成功劝阻11万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警企深度联动掀起全民反诈热潮 近日,河南移动联合省公安厅反诈中心在郑州国贸商圈广场开展“一厅一课讲反诈”活动。这场以“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为主题的互动活动,通过多个环节让反诈知识“活”了起来。 活动现场,视频播放区循环展播反诈优秀视频,围观群众纷纷驻足观看;反诈漫画展示区,学生手绘的作品色彩明快、创意十足,巧妙融入“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等防范要点;咨询台前,河南移动工作人员与民警共同为群众提供一对一咨询。 河南移动网信安全部副总经理杜召阳说:“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河南移动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丰富反诈宣传形式,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推动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共同构筑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 全民反诈,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人民战争。河南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宣传+技术+联动”多维度发力,让反诈“必修课”走进每个角落,引导群众争当反诈参与者、守护者,为建设更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