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22
2025-07-22 第09版:特别报道 大 |  中 |  小 

让夜市经济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范儿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翟国明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968
    夜幕降临,郑州各大夜市灯火璀璨,香气四溢。如今的郑州夜市,不仅是市民休闲消费的好去处,更是展现城市治理温度与精度的窗口。记者从郑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获悉,郑州市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落实“三张清单”制度、融合科技赋能等举措,破解夜市经济发展中的治理难题,实现了规范管理与激发活力的双赢。
党建引领织密网格治理“一张网”
  “以前夜市里摊位挤、垃圾多,现在不仅整齐有序,有问题还能随时找网格员解决。”在金水区某夜市经营小吃摊的王师傅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郑州市构建的“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每个夜市都被纳入专属网格,明确网格长与网格员,实现点位精准到格、责任具体到人。
    网格内,“1+4+X”联合督导机制(1个属地牵头单位+公安、城管等4个核心部门+商户代表等多方力量)常态化运转,通过网格议事会收集商户遇到的困难与建议,推动实现“问题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郑州市级综合督导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督查,各区(市、县)将夜市治理纳入基层考核,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管、每项措施都落实到位”。
制度筑基“三张清单”划清权责边界
  “以前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联合工作组上门服务,一天就搞定了。”刚入驻中原区便民疏导点的摊主李大姐说。这得益于郑州市推出的“三张清单”制度:
  职责清单明确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市容、交通、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监管责任,避免“多头管、管不到”;
  服务清单将商户需求转化为一站式服务,涵盖备案登记、设备安装指导等,甚至为摊主提供集中办理食品备案卡服务;
  经营者须知清单细化垃圾收集、噪声管控等规范,引导商户从“要我规范”转向“我要规范”。
疏堵结合让流动摊贩“有位经营”
    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整治—反弹”难题,郑州市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疏导。目前,郑州市已设置185个便民疏导点,引导2300余户摊贩入市经营。
    疏导点实行动态调整:夏季增设164处临时西瓜售卖点,配备遮阳棚和垃圾桶;冬季则根据需求优化点位与时段。郑州市推行“721工作法”,对首次违规行为发放温馨提示、二次违规开展警示教育,今年已教育劝导规范6500余起违规行为,既守牢了秩序底线,又传递了民生温度。
    如今的郑州夜市,烟火气与文明范儿相得益彰。下一步,郑州将持续优化“三张清单”、拓展智慧地图功能,让夜市经济在规范中更添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动能。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