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2 第05版:法治综合
| 大 | | 中 | | 小 |
|
|
教育挽救让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48 |
|
|
|
本报开封讯(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现在我成了小区的法治宣传员,常给老邻居们念叨法律底线碰不得!”7月20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某小区里,居民王某拉着回访检察官的手说。谁能想到,王某曾因一时糊涂,差点受到刑罚。 2024年7月,退休在家的王某到某宠物用品店给自家小狗买打虫药,店门口围栏里一只比熊犬吸引了她的目光。贪念瞬起,王某趁店主赵某不注意,将这只比熊犬抱回了家。 爱犬丢失的赵某心急如焚,当即报警。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很快锁定了王某,以涉嫌盗窃罪将案件移送至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件看似不大,却关乎社会和谐与法治信仰。”承办检察官翻阅卷宗时思忖,这类案子不能简单“一诉了之”,要做好教育挽救与矛盾化解的文章。 “宠物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您未经允许擅自抱走,就可能构成盗窃……您辛劳一辈子,现在退休了,更该作遵纪守法的表率……如果您的宠物犬被人抱走,您心里能好受吗?”检察官结合案情对王某释法说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王某幡然醒悟。 “我真是老糊涂了……”王某红着眼眶连连忏悔,当即表示愿意赔偿并当面道歉。可另一边,赵某虽已领回爱犬,心里的疙瘩却没解开——丢失爱犬那几天的焦虑煎熬,让她对王某始终带着怨气。 为了实质性化解矛盾,检察官又多次与赵某沟通,向赵某讲述王某的懊悔与诚意。终于,在检察官的见证下,王某当面致歉,赵某谅解了王某。 考虑到王某系初犯、偶犯,案发后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取得谅解,2024年年底,检察机关经过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和公开听证会评议,对王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这不是放纵,而是教育挽救,让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温度。”承办检察官说。 如今,王某成了小区里的“法治讲解员”,常把自己的经历当成鲜活案例提醒邻里。这场由宠物犬引发的风波,最终在检察温情与法治坚守中画上句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