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22
2025-07-22 第03版:法眼观澜 大 |  中 |  小 
掠回周一

依法捍卫军人荣光

作者:□廉政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31
    近日,济源市法院披露了一起案例:3人为免费游览景区,利用假军官证逃票,最终受到刑事处罚。这起因小失大的案例,表面是贪小便宜的代价,实则是对军人荣誉的诋毁。当有人为省下几十元的门票钱,利用假军官证招摇撞骗时,他们的行为不仅冒犯了一个民族对军人的集体敬意,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军人优待政策从来不是“可钻的空子”。从景区免票政策到车站设置军人优先窗口,这些举措的本质是对保家卫国者的温柔回馈,是对负重前行者的价值肯定。它的价值不在金钱,而在每一次优待背后,那句无声的“谢谢你的守护”。那些伪造军官证的人,实则将这份沉甸甸的尊崇,折算成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用小聪明消解着社会对军人职业最朴素的敬意。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类行为背后的功利计算。在一些人眼中,规则是用来规避的,荣誉是可以消费的,只要收益大于风险便铤而走险。这种心态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将军人的奉献精神异化为可交易的商品,让“军人优先”变成投机者的“捷径”。当“冒充军人”从个案变成潜在的“操作空间”,损害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对于那些戍边卫国、抢险救灾的人,他们的牺牲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珍视?
    法律的严惩,恰是对这种价值错位的强力纠偏。我国刑法专门设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不仅因为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会管理秩序,更因为它亵渎了军人这一特殊职业的神圣性。刑事处罚不仅是对个体的惩戒,更是对社会的警示:军人用青春与热血换来的荣誉,容不得半点觊觎;社会用共识与制度筑起的尊崇,绝不能成为投机者的“捷径”。
    真正的尊崇,从来不止于形式上的优待,更在于心底的认同。守护军人荣誉,不仅需要每个人拒绝“钻空子”,更要在心底为奉献者保留一块不可交易的净土。因为这背后,站着的是那些为万家灯火默默守护的人,他们值得我们用最坚定的姿态去捍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