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7 第08版:河南社会工作
| 大 | | 中 | | 小 |
|
|
充电赋能聚合力 中原社工启新程 |
——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示范培训班侧记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荆锐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713 |
|
|
|
7月9日至10日,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示范培训班在驻马店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名社会工作干部、社工骨干、社会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通过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共同绘制专业社工赋能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课堂里的“破题时刻”: 从理论到实践的温度传递 “专业社工的价值,在于以‘助人自助’理念为指导,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服务对象的尊严感、能力感、责任感、认同感。”7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开场授课,深入剖析社工参与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意义。 如何让理论之树在乡土大地扎根结果?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梁军带来的登封市周山村案例,给出了充满烟火气的答案。社工团队办起“邻里食堂”,让留守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打造“梦里老家”工程,孵化出一支会环保、能创新的新型“在地社区组织”周山建筑队……一个个暖心的细节,给参训学员留下深刻印象。听到当地村民逐步转变为有意识、讲奉献、爱劳动的“在地社工”,学员自发鼓起掌来。 如何为本土实践注入创新动能?来自四川成都的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总干事余长芳,带来了前沿的“成都解法”:“邻里月台”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社区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交响曲”;“信托制物业服务”重构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主体关系,实现“两升一降”(居民满意度提升、物业缴费率提升,小区矛盾纠纷数量下降)。成都的创新实践,为学员打开了新思路,会场内响起“沙沙”的笔记声。 本地实践的“宝藏地图”:身边的经验最有说服力 “原来好的经验不用远求,咱河南本土就有‘富矿’!”在成果推广环节,不少学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去年以来,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省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聚焦开展专业服务、建强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任务,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撒下“人才种子”。 仅在驻马店,“冀未来”专家团队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万余场,惠及服务对象5万人次。他们分享的内容涵盖实地调研、方案制订全流程,像一本“操作手册”,让学员直呼“拿来就能用”。该团队还在不同系统开展创新探索:在教育系统,构建“班主任—心理学骨干—核心成员”三级培养体系,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筑牢校园心理防线;在信访系统,坚持“课堂讲授+实地走访”双轮驱动,带动信访干部下沉访谈,有效破解基层信访治理难题……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让大家看到:专业社工正在中原大地各行各业扎根。 “2025年,全省要培养不少于100名服务骨干、不少于1000名基层社会工作者,带动服务不少于1万名服务对象,形成一批优秀服务案例项目、标准规范。”培训班上,省委社会工作部对“河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2025年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度解读。据介绍,今年,我省还将新增25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下沉基层,聚焦社区治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等领域开展“传帮带”。 工作坊里的“头脑风暴”: 把问题摆上台,让办法冒出来 “基础人才培养为啥重要?他们接触的服务对象最多,决定着群众对社会工作的第一印象!”7月10日上午,河南农业大学教师赵路淋提出的“四库一平台”方案在人才队伍建设“微分享”环节引起共鸣。 在当日下午的重点领域工作坊环节,8名省级选派专家聚焦医务社会工作、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等8个重点领域分享“干货”。来自各地社会工作部门的参训学员也打开话匣子,讲现状、亮优势、找不足、谋路径,在一次次交流中,将“困惑清单”变成“行动方案”。 结业式上,省委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赵鹏围绕加强党建引领、汇聚工作合力、展现担当作为、强化工作保障4个方面进行动员部署,为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次培训加深了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也增强了我扎根社会工作领域的信心和决心。”鹤壁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冯振亚说,“我将梳理此次学到的业务知识,结合2025年人才支持计划方案,细化优化鹤壁的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把理论转化为解决本土问题的行动力。”漯河市益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瑞娅说。 郑州市金水区引航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总干事爨宏涛说,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启动校园社工共学计划,通过开设社会工作实操课等方式,让更多资源流向困境儿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