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7 第06版:法治视窗
| 大 | | 中 | | 小 |
|
|
沙盘疗愈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
实习生李梦华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678 |
|
|
|
“检察官老师,我马上要去实习了,我有点儿担心他们会知道我过去犯过错……”7月10日,一条带着颤音的语音从手机里传来,屏幕这头的检察官立刻感觉到了小李话语里的不安。 “别怕,6个月考验期马上结束了,你表现得一直很好。这样吧,你明天来院里一趟,我们再好好聊聊。”检察官立刻柔声安抚,悄悄驱散少年心头的阴霾。 7月11日上午,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检察院的心理咨询室里洒满晨光。检察官拉过椅子坐在小李对面,轻声细语地开解:“你犯罪时尚未成年,法律始终相信你有改变的可能。这段时间你踏实改正、积极配合帮教,只要坚持到考验期满,就能不被起诉、不留案底,重新开始。” 看着小李渐渐舒展的眉头,检察官和司法社工搬出了沙盘,决定用沙盘治疗帮他提前演练实习路上的挑战。 当模拟“被同事嘲讽工作能力不足”的场景时,小李沉默了许久,随后拿起“盾牌”模型围住代表自己的小人,又将“书本”和“导师”沙具摆放在身边——这个无声的布局,藏着他“靠学习提升能力”的倔强决心。在“不良朋辈邀约”的场景下,小李几乎没有犹豫,果断用沙具筑起一圈“围墙”,将代表诱惑的模型隔绝在外。“我要远离以前的圈子,守住底线。”他低着头轻声说,指尖在沙盘中划出清晰的界限。 “从这些沙盘作品里,我看到了你的思维在转变,更感受到了你对规则和责任的理解越来越深。”检察官欣慰地说。 在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检察院,这样的沙盘疗愈每天都在上演。该院检察官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初心,针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节点,探索科学化、个性化的帮教路径,以更有温度、更富成效的守护,为迷途青春校准航向,帮助孩子们在人生的沙盘上摆出光明未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