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5 第16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社会杂弹 |
村民打捞手机赚钱打的是景区的脸 |
|
|
作者:□张可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624 |
|
|
|
在一漂流景区,游客手机掉到水里,村民打捞出来索要1500元高额“辛苦费”未果,竟将游客手机又丢回水里。事后,涉事村民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这一闹剧,表面上看是村民的无理之举,实际则是打了景区的脸,反映出景区管理存在失职的地方。 游客手机掉水里,所有景区都有责任和义务帮游客把手机捞出来吗?当然不是。很多景区是严禁游客涉水的,且明示涉水危险。这种情况下,游客私自下水导致手机掉落水中,景区当然没有义务帮游客打捞手机。 然而,上述事件发生的景区,是一个漂流景区。漂流景区本身就是让游客涉水游玩的,那么就应该充分考虑涉水项目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虽然,景区要求下水的游客不带手机,但作为水中游玩项目的提供者,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让游客无论选择带与不带手机都能得到相应的服务与保障,是一个优质景区应该具备的条件。 在事发景区,有村民专门等在那里打捞游客手机,已经说明游客在水中掉手机的事件太常见了。如果景区对此熟视无睹,以“不让游客带手机”“无法禁止村民下河”等为借口撇清自己的责任,显然属于管理无能,相当于变相纵容“黑打捞”的形成和存在。 上述事件中,游客为了找回自己的手机,自己下水寻找,结果遇险,好在及时被其他游客救起。这个过程中,景区工作人员无动于衷,也暴露出景区对游客安全的漠视和对自身应尽职责的忽略。 事后,景区已承诺会安排专门人员为有需求的游客提供免费打捞服务。这一补救措施是值得肯定的,否则,真等安全事故发生,就为时晚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