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15
2025-07-15 第11版:平安三门峡 大 |  中 |  小 

党建赋能“微阵地”服务古城“大治理”

渑池县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马建刚 通讯员张中杰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299
    在渑池县万人广场商圈,万人广场综合治理服务站如同一枚“治理芯片”,通过党建引领,将分散的执法力量、社会资源编织成高效治理网络。自该服务站2025年1月运行以来,渑池县城区实现了由各类警情多发到刑事治安警情下降67%、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的转变,生动诠释了基层“微阵地”如何在党建赋能下服务古城“大治理”的重要作用。
1    党建纽带拧散为聚破治理困局
    “过去城管刚劝走摊贩,警察又来处理交通纠纷,现在一个平台就能联动解决。”万人广场综合治理服务站联合党支部书记李某的感慨,道出昔日“九龙治水”的困境。这片密布11个小区、230家商铺的区域,曾因部门壁垒导致执法“看得见的管不着”。破题之策始于党支部建在阵地上——公安、城管等5部门党员骨干组成联合党支部,建立“联勤晨会—问题派单—办结反馈”闭环机制,将150名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编入8个网格党小组,形成“红色细胞”遍布治理末梢的格局。
    外卖骑手小张的手机里,“商圈微治理”微信群每天跳动着巡逻任务。作为“平安信使”,他上个月通过微信群上报的线缆低垂隐患,1小时内就由住建部门完成整改。这种“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的模式,使商圈从“部门独奏”变为“多元合唱”,群众求助处置时间从45分钟缩至12分钟。如今,商圈内的党员商户主动亮明身份,组成“诚信经营督导队”,既监督商品质量又调解消费纠纷。
2科技赋能微阵地装上“智慧大脑”
    万人广场综合治理服务站的指挥屏上,人流热力图与巡逻轨迹实时交织,AI系统正自动标记某超市消防通道的违规堆放。这套接入9类数据的“智慧巡防”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各类情况,3个月内自动处置违规事项426起,效率提升60%。更创新的是“全民巡防”App——快递小哥拍下某KTV消防隐患上传后,系统20分钟内完成从预警到整改的全流程。在这个App上,327名“移动网格员”累计上报隐患489条,整改率达98%。
    “现在用终端扫一扫,就能查到商户所有投诉记录。”商圈市场监管员王某展示的智能执法设备,已实现与公安、城管数据互通。科技赋能让该服务站的“微阵地”拥有了全域感知能力,警情响应速度提升70%的同时,更让80余个隐患消弭于萌芽。
3协同共治小网格释放大效能
    “第三网格有摊位纠纷!”商圈平安志愿者王大爷的呼叫刚落,民警、调解员已赶到现场。这种“1+1+1+N”微网格配置(1民警+1网格员+1社区干部+N志愿者),让32个微网格成为治理“神经末梢”。退休教师陈阿姨带领的“银发巡逻队”,不仅精准发现路灯损坏等细节问题,还促成“广场议事会”解决停车难、噪声扰民等难题。
    在“广场议事会”推动下,商圈中国诚广场的394个地下车位限时免费开放,新增120个地面车位,让停车难成为历史;曾被投诉的广场舞团队,经协商后主动担任噪声监督员。数据显示,商圈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重复报警率下降70%。
    从仰韶文化发源地到现代治理实践地,渑池的“微阵地”蝶变揭示——当党建赋能注入基层治理,小空间能承载大民生,微创新可撬动大变革。如今,“巡防联盟”模式已辐射至渑池全域,基层治理的“微创新”正汇聚成城市发展的“大动能”,让古老渑池在现代治理中焕发新的生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