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10
2025-07-10 第03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大 |  中 |  小 
我是法官

“有事就找范法官”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尹志丹通讯员樊帅/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593
    
范娜娜为争议土地勘定边界
    在扶沟县法院韭园法庭庭长范娜娜的办公室里,一面面锦旗无声诉说着百姓的认可,一摞摞办案札记记录着她扎根基层20年的点点滴滴。这名女法官总是面带微笑,眼神温柔而坚定。她怀着“铁肩担正义、柔情化纷争”的信念,年均审结案件700余件,调解撤诉率70%,在扶沟县的乡间阡陌上走出了一条“最美法治人生路”。
法官故事
  “范法官,您看这个调解方案行不行?”一个平常的工作日,范娜娜与当地村妇联主任和几名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围坐在一起,耐心梳理着一起家庭纠纷的来龙去脉。她语调平和,思路清晰,逐项分析着矛盾焦点和法律关系。那份成竹在胸的沉稳,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自2004年进入扶沟县法院以来,范娜娜就把青春献给了民事审判工作。从书记员到庭长、从“办案新兵”到全省法院系统的先进标杆,她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每当遇到棘手的家事矛盾、邻里纠纷,她总是主动请缨,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智慧,努力帮助当事人修复关系。
    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原告周某与被告张某本是自由恋爱后结婚,育有一儿一女。二人白手起家,在县城经营小店,购置了房产、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然而,琐碎的争吵和双方父母间的矛盾,让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产生了隔阂,周某坚决要求离婚并分割财产。
    审阅案卷后,范娜娜敏锐地察觉,双方仍有感情基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遂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中,周某情绪激动地倾诉多年委屈,甚至一度晕厥。张某见状,毫不犹豫抱起周某冲向医院。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范娜娜:“那一刻,我知道他们的情分还在。”
    范娜娜深知,家事案件一判了之容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难。她抽丝剥茧,帮当事人找到了症结:双方父母的矛盾是小两口间难以跨越的障碍。范娜娜果断将调解范围扩大,请来了双方的父母。她背靠背做工作,引导4位老人体谅年轻人的不易,放下成见,多给小家庭一些空间。
    五次调解后,她又将重心放回两名当事人身上,引导他们回忆共同奋斗的艰辛,展望孩子的未来。张某真诚悔过的泪水、范娜娜苦口婆心的劝解,融化了周某心中的坚冰,她同意撤诉,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结案那天,周某和张某笑着将一面锦旗送到范娜娜手中,周某还给了她一个拥抱。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这个拥抱使我所有的疲惫和委屈都烟消云散。这是对我们法官工作的最高认可,也是我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范娜娜说。
    工作多年来,范娜娜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并被省法院评为先进个人,还荣获“周口市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办案标兵”“调解能手”“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然而,她最珍视的“勋章”,是当事人朴素的感谢话语,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那句“有事就找范法官,她讲理、讲情、更讲法”。
    “让每一个走进法庭的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这是范娜娜坚守了20年的初心。她带领团队,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
对话
    记者:作为长期扎根基层、专注家事审判的法官,您认为家事审判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范娜娜:家事审判处理的是亲情、伦理关系。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明断是非、解决纠纷,更在于修复情感、缝补裂痕、维护家庭稳定。我们追求的是案结事了人和,让受伤的人得到疗愈,让未成年人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记者:您年均审结案件700余件,调解撤诉率70%,秘诀是什么?在办案时如何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范娜娜:秘诀谈不上,关键在于用心和用情。一是坚持调判结合原则,不放弃任何可能促成当事人和解的机会。二是要有“如我在诉”的同理心,真正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倾听、去理解他们的委屈和诉求,这样才能找到打开他们心结的钥匙。三是善用多元化解力量,比如邀请村干部、家族长辈、妇联组织等参与调解,形成合力。
    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就要将法、理、情融合。既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裁判公正,又要充分考虑家事案件的情感属性、伦理因素和社会影响,运用调解艺术,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