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09
2025-07-09 第06版:平安鹤壁 大 |  中 |  小 
高效能治理在基层系列报道

“三三制”工作法就地就近解纠纷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杰 通讯员张丹豫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919
    “小徐,你又来了啊。”6月27日,在路边乘凉的淇县庙口镇庙口村村民张大娘,一眼就认出了熟悉的身影。“大娘,您孙子快放暑假了,这是防溺水宣传单,您看看……”庙口镇综治中心主任徐梦龙将印着安全知识的彩页递到张大娘手中。
    “除了日常进村宣传,我们还推出‘平安建设周三宣传日’活动,每周三风雨无阻,逐村宣传平安建设工作,再加上不定期走访,时间长了,人就熟了。人熟了,基层工作特别是调解工作就好开展了。”徐梦龙说。
    庙口镇20个行政村共1.7万常住人口,徐梦龙自信能跟多半群众“混个脸熟”。“党员就是要融入群众,脚沾泥土、耳听民意。工作中,我们通过‘三听’‘三调’‘三上门’的‘三三制’工作法,把法、理、情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帮助群众解事结更解心结。”徐梦龙说。
  “三三制”工作法是庙口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总结出的解纷秘诀。2019年,徐梦龙第一次做调解工作时,面对因赡养老人问题争吵的兄弟俩,半天插不上话,现场气氛很尴尬。关键时刻,一名经验丰富的同事点醒了他:“调解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你不深入走访听听群众的说法,咋能干得好?”
    于是,徐梦龙开始逐户走访,发现兄弟俩的矛盾根源在于亲情缺失。“我拉着他们所在村的村干部、家族长辈,给他们讲法律、讲人情,最终使两人握手言和,就赡养老人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徐梦龙说。从这件事中,他琢磨出化解矛盾要“三听”:听当事人讲矛盾根由、听邻里乡亲说客观看法、听司法部门给专业意见。
    从事调解工作这些年,徐梦龙和同事们遇到过不少“硬骨头”。村民侯某建房时垫高了路基,导致收割机通行时撞坏了邻居秦某家的雨搭,村里对此事5次调解未果。徐梦龙得知后,启动“九员联动”矛调机制,综治中心牵头,联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参与调解,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此后,“接诉即办现场调、民主协商团队调、部门联动司法调”的“三调”工作法逐渐成形。
    如今,徐梦龙兼任庙口镇王洞村党支部书记,他的车里常备着血压仪、政策宣传手册等。“特殊群体问上门、困难问题帮上门、政策法规送上门”的“三上门”成了他和同事们的工作日常。
    通过“三三制”工作法,庙口镇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推动了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打开了基层治理新局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