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09
2025-07-09 第02版:法治综合 大 |  中 |  小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孝善乡风润民心

淅川县金河镇东升村深耕孝善文化赋能乡村善治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海锋 通讯员张建王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184
  “现在办红白事,桌数礼金都有谱,邻里间也不再攀比了!”7月4日,河南法治报记者走进淅川县金河镇东升村,村民李彦斌指着村规民约栏感慨道。这背后,是东升村以“五个一”(一场孝善主题活动、一次关爱帮扶行动、一批孝善榜样评选、一组文化载体建设、一套长效机制保障)工作机制为支点,将传统孝善文化转化为乡村善治的生动实践。
    温情百家宴孝善文化的闪亮名片    76岁的村民黄双全说起前段时间村里的“大事”,仍连连称赞:“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大家欢聚一堂,比过年都热闹!”黄双全说的“大事”,是金河镇东升村在今年端午节开展的以一碗长寿面、一顿百家宴、一场大联欢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村民自愿带来了肉、蔬菜、瓜果、酒品、饮料等,老人被恭敬地请到上座;年轻人撸起袖子,洗菜、切肉、端盘,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穿上漂亮衣裳,唱歌、跳舞、朗诵,逗得大家合不拢嘴。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汉强架起手机开直播,让游子在线向父母送祝福、与父母话家常。
  “活动既能传播孝善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又能拉近干群关系,零距离了解群众需求,形成合力,共创美好新生活。”金河镇党委书记贾江波说。
    从2021年端午节至今,东升村已经举办了10余场百家宴活动,成为该村孝善文化的闪亮名片。
      润物无声绘就孝善画卷的最美底色    今日的东升村,孝善气息无处不在。昔日杂草丛生的空地上建起古朴雅致的孝善亭,曾经堆放杂物的地方变身为宽敞明亮的孝善广场;村道旁精心打造的孝善文化长廊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这里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课堂。
    以刘江亭、李春尚为代表的30余名成功人士情牵故土,慷慨解囊,捐赠了140盏高标准太阳能路灯。这些设施饱含着乡贤们的深情厚谊。
    制度创新用规则意识夯实根基    东升村“两委”将孝善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村民代表大会经过反复讨论,修订完善了《东升村村规民约》,将孝老爱亲、邻里和睦、
移风易俗等内容作为核心条款,明确奖惩导向。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东升村专门制定了《东升村红白事操办指导标准》,对宴请规模、礼金数额等作出合情合理的限定,并由村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有效减轻了村民负担,树立了文明节俭新风。这一标准实施后,村民李建军的儿子结婚省下2.3万元。东升村红白理事会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机制,去年以来规范红白事28起,为村民减负超15万元。
      榜样力量朴实行动诠释孝善真谛    东升村每年精心组织“身边的孝善之星”评选活动,将其作为“乡村光荣榜”的重头戏。评选聚焦村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凡人善举: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高龄患病妈妈的好儿子闫小勤;过节义务为孤寡老人买菜割肉、挑水劈柴、代买药品的党员马国亭……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孝善真谛。
    如今的东升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100%,连续6年零上访;村集体经济通过“善治+产业”模式,年增收12万元。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