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8 第15版:法在身边
| 大 | | 中 | | 小 |
|
|
发生合同纠纷,要谨慎理性维权 |
签订空白合同,是否有效?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海锋 通讯员张振丽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854 |
|
|
|
身边的事儿 2023年5月,被告郭某与原告某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7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并明确约定了利率、还款方式及逾期违约责任。被告冯某向原告某银行出具了《共同还款承诺书》,被告任某、史某与原告某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约定对27万元贷款本息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借款到期后,某银行多次催收未果,引发诉讼。 被告任某辩称,其本意不是为借款人郭某担保,且签合同时合同内容是空白的,自己不该担责。南召县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任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知道签名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即便签合同时合同内容是后来填写的,也应视为对原告某银行填补内容的概括性授权,除非有充分证据否定合同内容的成立或效力。 法院最终依法作出以下判决:解除借款合同;被告郭某、冯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共同偿还原告某银行本金27万元及利息罚息;被告任某、史某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官提醒 若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合同的主要权利义务条款明确,虽部分内容不完整,但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一般情况下此类合同是有效的。 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时,应预见和承担在空白合同上签名、捺手印的风险,其本人对相应的法律风险采取漠视态度,直接在空白合同上签名、捺手印的,应视为其同意授权合同相对方在空白部分填写相应内容。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空白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或存在效力瑕疵。比如,若劳动者能证明用人单位在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请求认定合同无效。另外,若用人单位在空白劳动合同上填写的内容未经劳动者同意,或者填写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等,该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法官提醒当事人,在签合同前,一定要对合同内容特别是主要条款进行了解,以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对金融机构来说,办理贷款业务时,也要严格按照金融法规的相关流程进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