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8 第14版:平安南阳
| 大 | | 中 | | 小 |
|
邓州市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深耕“四治融合”绘就善治新图景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海锋
通讯员郭琨程芳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164 |
|
|
|
近年来,邓州市坚持党建引领,深耕“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发展,以“四治”为笔,在穰原大地上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激活自治“末梢神经”凝聚共建共治向心力 在邓州市的乡村街巷,“四议两公开”这一基层治理“老品牌”持续焕发新活力。为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邓州市打出创新“组合拳”:依托“四议两公开”展馆和培训中心,常态化开展党员分类培训,让基层干部和党员更会用这一治理法宝;建立“未诉先议”机制,通过调研、12345热线等渠道主动收集民意,群众未“诉”、基层先“议”,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世纪花园社区,“未诉先议”机制激发出社区治理活力,从环境卫生整治到公共设施维护,从邻里矛盾调解到社区活动策划,社区服务质效显著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同时,该市健全市、乡、村三级贯通协同工作机制,邀请群众参与监督,拓展“四议两公开”应用领域,让基层治理更贴合实际,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 筑牢法治“制度堤坝”织密基层治理安全网 该市将良法善治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三项创新机制为抓手,提升法治化水平。“35671”工作机制构建起“源头预防—动态管控—及时化解”闭环,村(社区)每周三议事、乡镇(街道)周五研判、周末集中化解问题。 “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组织”制度实现专业力量下沉,172名法官、检察官、执业律师等“法律管家”入驻636个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与调解服务。而“司法联谊日”制度则聚焦企业需求,法学专家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0余次,解决85个发展难题。 厚植德治“精神沃土”涵养文明和谐新风尚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点滴,该市编外雷锋团引领志愿服务热潮,70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惠及23万名群众,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在典型引领方面,常态化选树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350余人脱颖而出。该市编外雷锋团原政委姚德奇入选2024年度全国“最美志愿者”,成为群众身边的榜样。 强化智治“数字引擎”构建数字治理新生态 科技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该市打造“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体系,整合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搭建智能化综合平台,录入160.2万实有人口、45.8万栋房屋信息,聚合200余万条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在龙堰乡刁河村,280余个高清摄像头、水利检测设备等实时采集数据,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预警,村干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即可掌握重点部位和人群动态。“网格发现问题、平台分流处置、部门联动化解”的闭环机制,让1329件矛盾纠纷在线上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未来,该市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治理创新,为“南阳之治”贡献更多邓州市智慧与力量,让基层治理的“四治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