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8 第02版:要闻
| 大 | | 中 | | 小 |
|
上接01版 |
“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81 |
|
|
|
(上接01版)穿过百米长的小巷,一座牌坊上书写“礼让”二字,见证着历史典故的时代新篇。 张英的十二世孙张耘如今仍在六尺巷周边工作生活。作为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常引用老祖宗的故事,调解社区家长里短、矛盾纠纷。 不久前,社区西后街一处房屋的共有墙体倾斜、墙面开裂,谁来修?谁出钱?一时争执不休。张耘把两家人带到六尺巷现场调解:“同样是一堵墙,老祖宗尚能如此,你们何不都让让呢?”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墙壁很快修缮到位,解决了大家心头之忧。 “我们认真落实总书记要求,通过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智慧的契合点,让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融入社会治理工作方方面面。”张耘说。 在桐城,六尺巷文化随处可见:街头墙壁上画着礼让故事,社区张贴着“让三尺”诗句,六尺巷故事被编入学生教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六尺巷小课堂、六尺巷剧社等品牌活动,“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文明理念广泛传播…… 如今,六尺巷声名远扬。从桐城市社区治理的“六尺巷调解法”,到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推广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这条小巷成为传统文化赋能现代治理的经典范本。 不只是在桐城,安徽黄山依古训打造“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循儒家文化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浙江台州建成“和合街区”打造基层“和合善治同心圆”,广东丰顺推广“祠堂讲事”构建“大事共商、小事互助”治理模式……那些穿越时空的文化火种,正在新时代的田野上点亮更多星火。 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用和为贵理念启发人,用知进退境界感召人,在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叶鑫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