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3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女子法庭蹲点记① |
牛法官的“判案经”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张军强陈亚洲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82 |
|
|
|
开栏的话 在我省数百个基层人民法庭中,有一类特色法庭,它们由清一色女干警组建而成,被群众称为女子法庭。这类法庭的女法官以女性富有的认真细致、耐心柔情,来审理调处咱老百姓身边的家务事。 今天,我们就选取了由9名女干警组成的襄城县法院城关法庭,来做这样一个基层社会治理“切片”:开设“女子法庭蹲点记”栏目,以法庭视角讲述万家灯火中的凡人小事。计划用一年时间,每半月一期,来记录她们如何在人情冷暖中匡扶正义,如何在乡野阡陌间服务乡村振兴,如何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的时代命题里,立足本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 55岁,齐耳短发,中等个头,一开口就给人很强的亲和力。6月30日,在襄城县法院城关法庭,记者初见牛军玲法官。谈起难断的家务事,她总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同事们跟记者评价她,更是竖大拇指:“牛法官,那是真‘牛’!” “28年,家事案件审理了1300多起——无一改判、无一发回重审、无一信访;近年调撤率高达71%。”襄城县法院城关法庭庭长、家事(女子)审判团队负责人万方芳对她的数据“注解”,更是让记者觉得,牛军玲判案“牛”得有依据。 “法官有温度,当事人有良知。只要我们拿出自己的真诚、善意,就一定能感化当事人。”牛军玲说,“办案没啥秘诀,得会释法说理——把可难懂的法言法语,变成老百姓能听明白的话,与他们‘共情’。” 这说起来容易,做好可不简单。 “家事纠纷,不同于民商事纠纷,具有伦理性、人身属性、矛盾多元性等特点。”牛法官向记者道出她的“绝招”,“这类案件,要找到情与法的平衡点,争取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举一案例。去年夏天,辖区居民小丽(化名)的4个哥哥姐姐,来法庭把小丽告了。原来,小丽在父母过世后,一直占着父母遗留的一处门面房,她的哥哥姐姐请求法庭把这个门面房作为父母的遗产,给他们分清。 牛军玲实地调查:询问当事人,走访他们的舅舅等近亲属,还有当地居委会。 牛军玲了解到:他们的父亲生前帮其他4个子女都找到了工作,唯独小女儿小丽,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父母生前均承诺,将这个门面房给小丽作为补偿。但是,这个承诺是口头的,其他子女并不认可。 “案件了解越深入,我越为难。”牛军玲感慨,“敲法槌很容易,但他们多年结下来的疙瘩,可不一定能‘敲开’。” 牛军玲进一步了解到:原、被告父母除了留有门面房外,还有一套商品房和存款也没给孩子分清,抚恤金也等着发放。 牛军玲这样断案:将所有存在争议的遗产全部进行梳理,邀请居委会负责人、当事人的舅舅和姑姑来法庭参与调解。 一次不中,两次不中,三次还不中…… (下转02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