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1 第16版:法治关注
| 大 | | 中 | | 小 |
|
《濮阳市停车管理服务条例》今起施行 |
构建便捷有序智慧停车新生态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林栋
通讯员申敬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450 |
|
|
|
今年4月2日,《濮阳市停车管理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以民生为本位,回应百姓关切,通过规范城市停车管理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便捷、有序、智慧的停车新生态,践行立法为民的初心宗旨。 对民生痛点的深切回应 “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绕三圈,愣是找不到一个停车位!”这曾是濮阳市民开车出行的心头病。据了解,濮阳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超30万辆,停车泊位19万个,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市民对抢车位、乱停放等问题的抱怨不绝于耳。 为系统性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近年来,濮阳市通过盘活机动车停车泊位存量资源、规范管理服务等多维施策推动综合治理,但仍存在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缺口较大、管理有待加强规范等问题,需要地方性法规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多名人大代表就缓解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此,濮阳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民生关切,依法履职作为,经濮阳市委研究同意,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条例》列为2024年度立法审议项目,以法治方式缓解濮阳停车难问题。 公开发布草案征集意见建议 停车事关千家万户,与每一个市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立法过程中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公开征求群众对停车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公开发布法规草案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立法论证会就法规重点问题研究论证,先后收到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立法联系点、法律专家及市民的百余条建议。共享停车、临时停靠等“金点子”均被写入《条例》,真正实现“群众需求就是立法导向”。 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停车需求 《条例》秉持立法为民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规范停车管理手段,出台共享停车、临时停靠、免费停车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寓管理于服务,着力满足群众的停车需求,回应民生关注、以法治提升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加强停车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交通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条例》加强规划引导,对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主体及原则进行了规定,要求制定公共停车场年度建设计划和建筑物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明确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建设、扩大停车设施增量,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条例》全面规范停车设施的使用、 管理和服务,对经营性停车设施备案管理和智慧停车服务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以智慧化手段提升停车效率;明确机动车停放收费定价原则,细化停车设施管理服务规定和机动车停放者行为规范,强化规范管理,提高停车服务质量。 为更好回应群众关心关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条例》针对学校、幼儿园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置临时停靠区;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放专用停车场,实行错时、限时共享停车;规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收费管理的停车设施免费停车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医院、景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配建的停车场免费停车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以更多便民、惠民、利民服务措施回应百姓需求。 濮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条例》出台后,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濮阳市委《关于加强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的意见》,加强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停车泊位设置与管理等重点条款的执法检查,推动法规有效实施,写好立法“后半篇文章”,为构建法治保障、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现代化停车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立法缓解城市停车难题贡献更多濮阳智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