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1 第12版:平安商丘
| 大 | | 中 | | 小 |
|
开展沉浸式反诈教育 |
和气值千金 |
|
|
作者:□祁飞付力源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276 |
|
|
|
本报讯“这堂反诈课让我们了解了诈骗手段的花样翻新,也警醒自己要时刻树牢防诈意识。”6月30日,提起在商丘市梁园区法院旁听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庭审,中国移动商丘分公司员工刘女士感慨道。 为筑牢全民反诈防线,商丘市梁园区法院将庭审现场变为反诈课堂,邀请中国移动商丘分公司员工及商丘师范学院师生代表,零距离旁听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庭审,提升公众防诈识骗能力。 随着法槌敲响,庭审依次展开法庭调查、辩论及被告人陈述等环节。旁听人员通过亲历证据质证、犯罪事实认定过程,直观了解电信诈骗的犯罪构成、作案手法及危害。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结合案例剖析当前电信诈骗“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惯用伎俩,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耐心回答旁听人员的提问。 “这场庭审十分震撼,以后我一定守好信息防线。”旁听结束后,一名学生感慨道。企业员工则表示,将把学到的防诈知识融入客户服务,助力织密社会反诈网。(祁飞姚萱萱) 6月26日中午,骄阳似火,睢县法院董店法庭的调解室里空气凝滞。 黄某坐在轮椅上,盯着对面坐着的两人——工程负责人周某和房主孙某。“15万块,一分也不能少!我的腿废了,以后咋办?”黄某摸了摸自己的双下肢胫腓骨粉碎处,那是去年9月从三楼断裂的楼板上直直摔下的印记。 意外发生后,周某急忙将黄某送往医院。黄某的命是捡回来了,可周某垫付八九万元的医药费之后,后续赔偿却再难推进。周某无奈说道:“黄某,我懂你的苦。可这15万块全压我一人身上,我实在拿不出来啊。” 可孙某不以为然,他认为,工人是周某找的,赔偿款落不到自己头上。 接到这起案件后,承办法官陈熙杰仔细研读卷宗,发现了案件的矛盾点:周某认为,自己已垫付了八九万元的医疗费,黄某要求的15万元不应再由自己全部承担;而黄某在协商无果后,启动了伤残鉴定程序。然而,陈熙杰深知,鉴定程序或许能裁断赔偿数额,但三人多年的关系怕是再无好转的余地,遂组织三人再度进行调解。 “孙某,你是把工程包给了周某,可民法典也写清楚了,你作为发包方,是否审查过周某的施工资质?选用的楼板质量,你过问了吗?”陈熙杰说道。 孙某听完一愣,说:“咱农村盖房谁看那个?”陈熙杰继续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选任没有资质的施工方,你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看到孙某犹豫,陈熙杰又转向周某:“周某,你是工程负责人,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到位了吗?”周某也挠了挠头:“我想着农村自建房没那么讲究……”陈熙杰趁热打铁,说:“如果走鉴定程序,赔偿金额也可能会更多。”经过陈熙杰一番耐心的释法说理,孙某肩膀一松,说:“陈法官,你说得对,房子毕竟是我的,黄某遭这罪,我心里也过不去。”孙某转向黄某,“我拿出来两万块,你能接受吗?”周某见孙某松了口,也深吸一口气,说:“那剩下的13万,我认。”说完,周某便看着黄某,等待他回应。黄某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移动,最终落在自己腿上,重重地点了头。 随后,三人依次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并当场结清钱款,黄某也撤回了鉴定申请。“远亲不如近邻,别伤了和气。和气值千金啊……”陈熙杰嘱咐道。 周某推着黄某的轮椅慢慢走出法院,这场持续半年多的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