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01 第12版:平安商丘
| 大 | | 中 | | 小 |
|
|
用司法温情浇灌乡村沃土 |
|
|
作者:□祁飞胡仲宇郑博文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110 |
|
|
|
“两万块赔偿款已经到账了,那场田间听证会真是解开了我心里的‘疙瘩’。”6月30日,永城市居民戚某的话语,折射出永城市检察院服务“三农”的民生温度。 近年来,永城市检察院以“护农兴产、美村宜居、惠农暖心”为主线,将检察履职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用司法温情浇灌乡村沃土。 护农兴产:筑牢粮食安全检察防线 “三夏”时节,麦浪翻滚的田埂上,检察官与农户并肩眺望丰收景象。针对耕地“非农化”问题,永城市检察院开展“守红线护良田”专项监督行动,向职能部门发出8份诉前检察建议,办理5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公益诉讼案,复垦耕地百余亩。“卫星遥感发现的违建棚虽然被拆了,但职能部门程序违法,我们得让农民权益落地。”检察官说道。文章开头提到的田间听证会,便是该院为推动戚某案赔偿款及时到位召开的。这起案件顺利解决,成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典型样本。 此外,检察干警化身田埂服务员,向农机手发放安全作业法律手册,在乡镇集市解答群众提出的与土地流转有关的问题。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亚东介绍,该院同步严打制售假种子、化肥等犯罪,全力拧紧农资安全闸。 乡村宜居:点亮乡村振兴民生灯火 “20盏路灯亮起来那晚,大家像过年一样开心……”永城市太丘镇许河村村干部的感叹,源自该院的暖心举措。该院不仅为该村修缮道路800米,更聚焦夜间出行难题,拿出帮扶资金添置路灯,点亮村民的夜生活与致富路。 在辖区某村村室改造现场,检察干警正搬运新捐赠的办公桌椅。该院向多个辖区村室捐赠文件柜、打印机等物资,同步设立“检察服务联络点”,投放法律书籍70本、开展法治讲座10余场,让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治理“神经末梢”。该院副检察长肖冰芝带队调研时发现某村道路泥泞,经与交通运输部门协调后,已全部硬化为便民水泥路。 惠农暖心:编织权益保障温情网络 “婆媳俩现在亲如母女,多亏检察官的温情调解。”永城市李寨乡某村村干部讲述的和解故事,见证了检察智慧对亲情的修复。该村村民王某与婆婆孙某因琐事互伤,该院检察官先后开展三次调解,最终对孙某作出不批捕决定,让这个家庭重归和睦。2023年以来,该院140名干警深入辖区5个乡镇146个自然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04件,化解率94.6%。 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检察官为农户追回假化肥损失的案例令人动容。该院不仅快捕快诉犯罪嫌疑人,更支持农户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步推动农资市场整治。数据显示,近一年来,该院办理涉农刑事案件3件、民事支持起诉30件,为农民工追回欠薪20余万元,让法律成为守护农民“钱袋子”的坚实盾牌。 检徽闪耀,乡野美丽。永城市检察院将继续在耕地保护、乡村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深耕细作,让司法阳光遍洒乡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检察动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