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01
2025-07-01 第08版:聚焦社区矫正法实施5周年 大 |  中 |  小 

管得住 矫得好 护平安

——我省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巡礼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董景娅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776
核心提示
    守正创新担使命,凝心聚力谱新篇。
    社区矫正法实施5年来,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有关工作要求,聚焦“两高四着力”,牢固树立“大司法行政”理念,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平安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了贡献。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立柱架梁,夯基垒台,方能行稳致远。
    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我省全面加强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创新工作模式,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组织架构持续优化。省级社区矫正委员会有序运转,成员职责分工与议事协调机制逐步健全完善。2024年7月,省社区矫正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专项普法、规范执法、社会协同、智慧矫正、强基固本五大行动,凝聚各部门攻坚克难的合力,共谱社区矫正工作新篇章;在全国率先将省委社会工作部和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纳为省级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新动能,拓展工作覆盖面。
    制度保障更加坚实。2023年,《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并施行。这是我省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强党的领导、密切沟通协作、压实部门责任,着力解决部门衔接不顺畅、工作保障不充分等难点堵点问题,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确立。
    以管理创新破难题。全省持续探索“一局一中心”工作模式,郑州、洛阳等9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汝州、清丰等75个县(市、区)挂牌设立社区矫正机构;新乡率先设立市级事业编制的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新蔡、禹州等62个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被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中牟、新安等19个县(市、区)实现了“一局一中心”目标双达成。同时,全省57个县(市、区)探索推行“队建制”工作模式,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机构与受委托司法所之间的工作关系,使执法权责更加清晰、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2严格依法监管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我不该无视监管规定,屡次触碰法律底线。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我太后悔了……”今年4月,社区矫正对象姚某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依法撤销缓刑收监执行,他面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痛哭流涕,后悔莫及地说。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社区矫正作为一项严肃的刑事执行制度,执法规范与否,直接关系法律权威与社会公平正义。聚焦执法关键环节,我省相继出台《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细则》《河南省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权责清单》《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奖惩办法》《河南省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办法(试行)》等,为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划定了“硬杠杠”。
    近年来,我省始终将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防线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全省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水平。
    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健全社区矫正对象动态排查机制,通过信息化核查、实地走访、心理干预等手段,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管理服务。
    从思想源头入手,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和心理疏导,将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以“枫桥式”工作法筑牢平安“防火墙”。
    聚焦专业执法能力建设,为全省工作人员统一配发社区矫正工作证件,实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保障、监督工作人员严格规范执法。
    开展执法规范化提升系列活动,组织各地进行交叉互查、案卷评查,加强执法监督,常态化开展类案巡查、个案督办,构建规范化执法体系,提升执法质效和公信力。
    积极推进矫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5年来,全省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始终保持低位,实现了“管得住”的工作目标,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3  深耕教育帮扶铺就温情回归路
  “这次培训真是雪中送炭!我正打算在美容店新增中医经络按摩项目,学到的马上就能用上……”6月3日,参加邓州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后,社区矫正对象张某说道。
    此次技能培训精准对接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需求,特邀专业经络按摩师,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进行双轨教学。108名学员经系统培训与考核,顺利获得技能证书。
    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近年来,我省立足“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要求,不断拓展教育帮扶途径,提升教育帮扶质效,实现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
    做实分类精准施教。我省根据不同的对象群体、犯罪类型和矫正类别,制定分类教育管理工作指引,编印未成年人、女性、醉驾人员等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模板,建立具有河南特色的个别化矫正方案库,形成“一人一策”个性化矫正方案,提升教育帮扶工作的精准度。
    做精特色帮扶品牌。我省坚持“一县一品牌”战略,引导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等方式做实做细教育帮扶,带动各地建成教育基地649个、公益活动基地1087个、就业基地438个,先后培育郑州市二七区“温暖帮教”、平顶山市“律政花开”、息县“女性惠心苑”等25个省级教育帮扶项目示范点;扎实做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与省检察院启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协作试点工作,探索形成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预防再犯罪工作机制。2025年,南阳市两个项目、信阳市两个案例被评为河南省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项目。
    做优社会协同帮扶。我省社区矫正机构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密切合作,连续4年开展“万人参训、千人持证”活动,累计对4.3万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技能培训,其中1.5万人考取各类资格证书,考证率连年增高;构建“彩虹桥”帮扶协作机制,明确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方法路径,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接,打造社区矫正机构与社会帮扶资源之间的合作“快车道”。
    据介绍,5年来,全省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先后指导各类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就学2万余人次,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学历层次和就业技能,进一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4  数字赋能助力实现工作精准高效
    今年3月23日,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在宜阳县社区矫正中心通过自助矫正终端办理了报到登记手续,全程用时不到10分钟。“以前办这些手续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智慧矫正系统投入使用后,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宜阳县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说。
    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是我省各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最深切的感受。2020年以来,我省以智慧矫正建设为抓手,推动数字科技赋能社区矫正工作,构建全面覆盖、移动互联、智能应用、信息共享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当下,数字赋能正推动着社区矫正工作迈入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的新阶段。
  “通过手机App,可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和行为表现,实现了‘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的移动式便捷化管理……”清丰县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说。现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社区矫正信息录入、调查评估、档案查询、信息化核查、预警处理、走访调查等日常管理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更加便捷。
    2023年以来,我省在巩固提升已有智慧矫正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实用管用”要求,升级全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功能,简化线上工作流程27项,解决易用性问题百余个,调查评估、交付接收、提请治安管理处罚等环节实现了信息跨部门线上流转,生物信息库全面建成,远程视频点验实时联通,多部门信息数据高效共享,以数字化赋能法治化,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办案加速度。
    在当前数字化浪潮下,我省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实现从“人盯人”到“云管理”的提档升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还将深度嵌入社区矫正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省社区矫正质量提升持续赋能。
5抓好队伍建设锻造专业铁军
    锻造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矫正队伍,是社区矫正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按照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争先创优年”安排部署,今年3月至11月,我省开展社区矫正岗位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活动聚焦理论、实战、廉洁三个能力的提升,重点围绕提高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规范开展调查评估、入矫建档、心理矫正等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活动,准确运用智慧矫正建设成果等10个方面开展练兵比武,最终实现“队伍能力有提高、工作质效有提升、安全稳定有保证”。
    此次活动是我省持续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采取内部调剂、延伸用警、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基层配齐配强队伍力量,全省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为有效激发队伍活力,我省积极组织社区矫正骨干技能比赛、线上大讲堂等活动,让基层工作人员“当讲师、唱主角、展风采”,营造精武强能的浓厚氛围,同时为基层工作人员配发执法证件和制式背心,增强队伍职业归属感和执法权威性。2024年4月,我省2个集体、7名个人分别被司法部授予“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称号。
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大事记2011年
    推广推广20092009年试年试点经验点经验,在全省各地在全省各地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工作。
2015年
    省委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给予人力配备给予人力配备、基础保障等有力基础保障等有力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推动工作发展进入快车道推动工作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9年
●在全国率先出台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社区矫正帮教项目建设“一县一品牌”战略。
●上线运行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指挥平台。
2020年
    ●召开全省贯彻实施社区召开全省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电视电话会议矫正法电视电话会议,成立省社成立省社区矫正委员会区矫正委员会。
    ●建立以建立以《河南省社区矫正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细则工作细则》为核心的河南特色社为核心的河南特色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全省社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走上法治化矫正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发规范化发展道路展道路。
2021年
    ●明确明确“一局一中心一局一中心”模式模式,推动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设置动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设置。
    ●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风险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建立省建立省、市、县三级风险县三级风险研判机制研判机制。
    ●制定制定《河南省社区矫正对象河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管理工作指引分类教育管理工作指引》,》,全面推全面推行分类教育行分类教育、个别化矫正个别化矫正。
2023年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凝聚攻坚克难凝聚攻坚克难、齐抓共管工作合力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推动岗位练兵常态化推动岗位练兵常态化,为工作人员配发工作证件为工作人员配发工作证件。
    ●出台出台《河南智慧矫正机构河南智慧矫正机构(中心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拉动基层基础建设提质增效拉动基层基础建设提质增效。
    ●设立设立“社区矫正法宣传周社区矫正法宣传周”,”,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
2025年
    聚焦聚焦“两高四着两高四着力”,”,开展开展“守法纪守法纪、强担当强担当、转作风转作风、保安全安全”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强队伍作风建设,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执法。
    发展发展“彩虹桥彩虹桥”协作机制培育帮教协作机制培育帮教亮点品牌亮点品牌,深化智慧深化智慧矫正建设成果运用矫正建设成果运用为基层赋能为基层赋能,力争在力争在全国社区矫正质量全国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等重提升两年行动等重大任务中争先创优大任务中争先创优。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