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22
2025-05-22 第14版:法治文苑 大 |  中 |  小 

家 风

作者:□张建树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910
    我的父亲是一个长着黑胡茬的乡下老头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父亲兄弟姊妹多家里穷,他年轻时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只能歪歪扭扭勉强写出自己的名字。在我心目中,父亲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与世无争、悄无声息地走完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在我小的时候,听奶奶说,她有一个堂妹,早年在徐州被当地人收养,之后便在那里成家。多年后,奶奶的堂妹托人捎信,让奶奶去住几天。徐州离我们百余公里,奶奶念及路途遥远,没钱坐车,只能把遗憾装在心里。父亲看在眼里,不想让奶奶留下遗憾,便用架子车拉着奶奶,走了一天一夜,饿了就啃几口窝窝头,一步一步把奶奶拉到了徐州。两姊妹分离多年,见面后喜极而泣,紧紧相拥。回到老家后,父亲的两条腿肿得发亮,就像抬粪的木头杠子。
    父亲会过日子是出了名的,母亲经常打趣地说:“只要他在家里吃饭,地上别想掉一点馍渣子。”有一次,弟弟不慎掉在地上一口馍,趁父亲不注意,偷偷扔到了羊圈里。被父亲发现后,弟弟马上把馍捡起来,“噗噗”吹了几下,填到了嘴里。一家人都知道父亲节俭,谁也不敢当着他的面扔馍头,否则非挨上两耳刮子不可。
    后来,我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把父亲接过来住,想让他无牵无挂享几天清福。可父亲闲不住,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总说城里没有老家好,找不到人说话。我拗不过他,与他达成意向,在老家住几天,再来城里住几天。
    每次送他回老家时,我们都给他换上新衣裳。可我们走后,父亲又换上旧衣裳,说“旧衣裳穿着得劲儿”。有一次,我想了一个办法,把父亲的旧衣裳用一个大袋子装起来,趁他出门的时候,扔到村子北边的一个大沟里。父亲回来找不到那些旧衣裳,气得直跺脚。母亲经不住“审问”,告诉了父亲,他急忙跑到沟里抱起大袋子,就像抱着失而复得的宝贝。回家后,他把旧衣裳一件件拿出来,摞在他的床头。我回到城里后,父亲打电话跟我讲,他小时候连几块钱的破烂衣裳都穿不起,而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把几百块钱的新衣裳扔掉,他心疼那些新衣裳。
    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不会讲深奥的道理,但是他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时刻诠释和传递着优良的家风和民族精神。好家风在哪里都是相通的,创造和传递好家风的人,不论地位高低,都是一部值得世代传颂的史书,受人敬仰。 (作者单位:永城市卧龙镇政府)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