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6 第13版:法在身边
| 大 | | 中 | | 小 |
|
|
“异业交换”公民信息
搞推销被举报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晓磊宋梦杰通讯员秦世璞魏明丽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89 |
|
|
|
身边的事儿 2022年5月,张某经营着一家看似平常的家具店。为拓宽客源渠道,他打起了歪主意,通过与小区物业违规合作、进行“异业交换”等操作,非法获取了海量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多达5207条。这些信息涵盖了公民个人联系方式等关键内容,被张某存储在店内的台式电脑中,随后分发给销售人员,用于电话推销、广告营销等商业活动,以此谋取私利。 不久后,经群众举报,公安机关迅速依法立案侦查。2024年7月,张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后,如实坦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判决结果 新密市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违反国家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明确规定,非法获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达到严重程度,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鉴于被告人张某到案后能坦诚交代犯罪事实,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综合考量张某非法获取信息的数量、用途等因素,2025年1月21日,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官提醒 任何非法获取、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商家应坚持合法经营,合法获取信息并规范信息管理。公民在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
|
|
|
|
|